“君向风流守故家”出自宋代赵蕃的《在伯用巴字韵垂示次韵以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ūn xiàng fēng liú shǒu gù jiā,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君向风流守故家”全诗:我诗音节变巫巴,君向风流守故家。
剥啄未嫌惊梦蝶,吟哦惟恐到昏鸦。
沅湘自昔皆因适,蛮左于今况杂华。
岂不怀归归未遂,水痕还落岸头沙。
诗词:《在伯用巴字韵垂示次韵以报》
朝代:宋代
作者:赵蕃
诗意:
这首诗是赵蕃写给他的朋友伯用的回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音律的追求和对故乡的留恋之情。他说自己的诗歌变换了巫巴的音节,而伯用则在故乡保持风流本色。诗人以剥啄未嫌惊梦中的蝴蝶来比喻他的诗篇,担心自己的吟唱会惊动傍晚的乌鸦。他提到了沅湘两个地方的名字,表明自己的离乡之因,以及现在的蛮荒和华夏的差异。最后,他表达了对归乡的思念之情,就像河水的痕迹最终还是会流回沙滩上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音律的追求,展示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用"剥啄未嫌惊梦蝶"的形象描绘了自己的诗篇,充满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谦逊和担忧。在描述故乡时,他使用了沅湘这两个地名,把自己的离乡之路与故乡做了对比,强调了自己身处异乡的心情。最后的"水痕还落岸头沙"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揭示了他对音律和诗歌艺术的追求。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对归乡的思念,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和过去的留恋之情,以及在异乡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他对故乡和诗歌的深厚感情,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zài bó yòng bā zì yùn chuí shì cì yùn yǐ bào
在伯用巴字韵垂示次韵以报
wǒ shī yīn jié biàn wū bā, jūn xiàng fēng liú shǒu gù jiā.
我诗音节变巫巴,君向风流守故家。
bāo zhuó wèi xián jīng mèng dié, yín é wéi kǒng dào hūn yā.
剥啄未嫌惊梦蝶,吟哦惟恐到昏鸦。
yuán xiāng zì xī jiē yīn shì, mán zuǒ yú jīn kuàng zá huá.
沅湘自昔皆因适,蛮左于今况杂华。
qǐ bù huái guī guī wèi suì, shuǐ hén hái luò àn tóu shā.
岂不怀归归未遂,水痕还落岸头沙。
拼音:jūn xiàng fēng liú shǒu gù jiā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