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身轻飞去”出自宋代仲殊的《西江月》,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kǒng shēn qīng fēi q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只恐身轻飞去”全诗: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
轻匀绛蜡里团酥。
不比人间甘露。
神鼎十分火棘,龙盘三寸红珠。
清含冰蜜洗云腴。
只恐身轻飞去。
《西江月》是宋代诗人仲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味过华林芳蒂,
色兼阳井沈朱。
轻匀绛蜡里团酥。
不比人间甘露。
神鼎十分火棘,
龙盘三寸红珠。
清含冰蜜洗云腴。
只恐身轻飞去。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妙感受,以及对人间世界之外的神奇事物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华林芳蒂的味道和阳井中朱色的颜色,表达了一种香气和色彩的美好超越,并将其比喻为绛蜡团酥,超越了人间的甘露。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神奇的鼎和盘旋的龙,以及它们的火焰和红色珠宝。这些形象象征了神秘而珍贵的存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清凉的冰蜜和云腴的向往,并害怕自己会变得轻飘飘而离开。
赏析:
《西江月》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无法言说的美妙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事物,如华林芳蒂、阳井沈朱、绛蜡团酥、神鼎火棘和红珠以及冰蜜云腴,都具有浓烈的色彩和质感,给人以视觉和嗅觉上的愉悦感受。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追求,也使读者感受到了与诗人共享的美好体验。
同时,诗中所描绘的事物和形象,如神鼎、龙和红珠等,都具有神秘和宝贵的象征意义。它们超越了人间的尘世,代表了诗人对超越人世的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这些象征意象,表达了对超越凡俗的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人间世界的不满和渴望超越的情感。
整首诗词以清新、幽远的意境为主线,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美妙境界。诗中的美景和神奇事物,给人以遐想和想象的空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同时,诗人对身轻飞去的担忧,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舍和对超脱的矛盾心理。整首诗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引发读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xī jiāng yuè
西江月
wèi guò huá lín fāng dì, sè jiān yáng jǐng shěn zhū.
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
qīng yún jiàng là lǐ tuán sū.
轻匀绛蜡里团酥。
bù bǐ rén jiān gān lù.
不比人间甘露。
shén dǐng shí fēn huǒ jí, lóng pán sān cùn hóng zhū.
神鼎十分火棘,龙盘三寸红珠。
qīng hán bīng mì xǐ yún yú.
清含冰蜜洗云腴。
zhǐ kǒng shēn qīng fēi qù.
只恐身轻飞去。
拼音:zhǐ kǒng shēn qīng fēi qù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
仲殊有词1卷,名《宝月集》,早已失传。近人赵万里辑《宝月集》1卷共46首,断句七,《全宋词》据以收录时,有所增补。《全宋词补辑》又新补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