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貌潜销是客愁”出自唐代戎昱的《秋日感怀》,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ù mào qián xiāo shì kè chó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玉貌潜销是客愁”全诗:洛阳岐路信悠悠,无事辞家两度秋。
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荷衣半浸缘乡泪,玉貌潜销是客愁。
说向长安亲与故,谁怜岁晚尚淹留。
《秋日感怀》
洛阳岐路信悠悠,
无事辞家两度秋。
日下未驰千里足,
天涯徒泛五湖舟。
荷衣半浸缘乡泪,
玉貌潜销是客愁。
说向长安亲与故,
谁怜岁晚尚淹留。
中文译文:
洛阳的道路漫长无际,
无奈离家已经两度秋。
虽然白天还没走上千里路,
可是我只能在遥远的地方漂泊。
蓝色的衣衫潮湿了,
因为我思念着故乡的泪水。
我的容颜深藏着客居的愁苦。
对长安的思念和旧友的牵挂,
谁会在晚年仍然留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一个流亡在外的人物对故乡思念的深沉之情。首先,诗人用“洛阳岐路信悠悠,无事辞家两度秋”表达了自己离乡的艰辛和漫长的旅程。接着,“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描绘了他还没有走得很远,却已经感到疲惫和迷茫。诗中的“荷衣半浸缘乡泪”表明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玉貌潜销是客愁”则暗喻着他在异乡的辛酸和痛苦。最后,“说向长安亲与故,谁怜岁晚尚淹留”让人感叹,他以长安为归宿,怀念和思念着年迈的亲人和旧友们。
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离乡漂泊的艰苦和对故乡的深情,表达了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感。同时,也表现出流亡者对回归家乡和与故友团聚的憧憬和渴望。整首诗写景含蓄,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qiū rì gǎn huái
秋日感怀
luò yáng qí lù xìn yōu yōu, wú shì cí jiā liǎng dù qiū.
洛阳岐路信悠悠,无事辞家两度秋。
rì xià wèi chí qiān lǐ zú,
日下未驰千里足,
tiān yá tú fàn wǔ hú zhōu.
天涯徒泛五湖舟。
hé yī bàn jìn yuán xiāng lèi, yù mào qián xiāo shì kè chóu.
荷衣半浸缘乡泪,玉貌潜销是客愁。
shuō xiàng cháng ān qīn yǔ gù, shuí lián suì wǎn shàng yān liú.
说向长安亲与故,谁怜岁晚尚淹留。
拼音:yù mào qián xiāo shì kè chóu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戎昱(约744年一800年),荆南(荆州区)人。年轻时考进士落榜,于是纵情游览天下名城。他飘落导域,十分怀念家乡,曾作《长安秋夕》诗:“昨霄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又有《云梦故城秋望》:“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广德元年(763年),颜真卿将节度荆南,邀戎昱为幕宾,后因事未成行。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到荆州,戎昱与他在诸宫会见,结为挚友。
戎昱的诗歌创作,对社会矛盾有相当深刻反映。《塞下曲》6首、《苦哉行》5首、《入剑门》等都是情感真挚,充满现实主义的作品。他的诗歌反映了同情人民,忧虑国事的思想感情,传为千古名篇。《苦辛行》、《咏史》、《塞上曲》抨击玩弄权术的贵族和苟且偷安的朝臣,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艺术风格以沉郁为主,兼有雄放、哀婉、清新的特色。《唐音葵签》卷三十六称赞:“戎昱之于杜甫,尤其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