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西望故园时”出自唐代齐己的《送朱侍御自洛阳归阆州宁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ún cháng xī wàng gù yuán shí,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寻常西望故园时”全诗:寻常西望故园时,几处魂随落照飞。
客路旧萦秦甸出,乡程今绕汉阳归。
已过巫峡沈青霭,忽认峨嵋在翠微。
从此倚门休望断,交亲喜换老莱衣。
送朱侍御自洛阳归阆州宁觐
寻常西望故园时,
几处魂随落照飞。
客路旧萦秦甸出,
乡程今绕汉阳归。
已过巫峡沈青霭,
忽认峨嵋在翠微。
从此倚门休望断,
交亲喜换老莱衣。
中文译文:
平常时常西望故园,
几处魂灵随着落日飞。
作客的路早就从秦甸离开,
回乡的路如今绕过汉阳而归。
已经过了巫山峡谷,一层薄薄的青霭笼罩,
突然认出峨嵋在青翠微茫之中。
从此以后我就靠在家门不再望断,
与亲朋好友喜欢换上老莱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送别朱侍御回故乡的作品。诗人在送别时观望着西方的故园,感慨万分。他说看着夕阳西下,心中的魂魄似乎随着日落一同飞走。他和朱侍御一起离开秦甸,朱侍御回到了故乡,而他则继续绕过汉阳前往其他地方。诗人经过巫山峡谷时,被一层淡淡的青霭所笼罩,忽然认出峨嵋山正隐隐在青翠的微茫之中。于是他决定不再倚门望着远方,而是享受与亲朋好友的欢乐时光,过上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送别的场景和诗人的心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致、表达个人情感,展示了诗人对故乡和家乡情结的思考和归属感。诗人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豁达、放松和安心的心态,强调了人们在困境和旅途中依然有家乡和亲情的拥抱。整首诗节奏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悠远之感。
sòng zhū shì yù zì luò yáng guī láng zhōu níng jìn
送朱侍御自洛阳归阆州宁觐
xún cháng xī wàng gù yuán shí, jǐ chù hún suí luò zhào fēi.
寻常西望故园时,几处魂随落照飞。
kè lù jiù yíng qín diān chū,
客路旧萦秦甸出,
xiāng chéng jīn rào hàn yáng guī.
乡程今绕汉阳归。
yǐ guò wū xiá shěn qīng ǎi, hū rèn é méi zài cuì wēi.
已过巫峡沈青霭,忽认峨嵋在翠微。
cóng cǐ yǐ mén xiū wàng duàn, jiāo qīn xǐ huàn lǎo lái yī.
从此倚门休望断,交亲喜换老莱衣。
拼音:xún cháng xī wàng gù yuán shí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