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回首白云何处”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回首白云何处”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水调歌头(丁未沿檄过颖寿)》,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huí shǒu bái yún hé chǔ,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回首白云何处”全诗

《水调歌头(丁未沿檄过颖寿)》

回首白云何处

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
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
才是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
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_。
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
飞鸢__曾见,底事又重来。
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
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赏析


《水调歌头(丁未沿檄过颖寿)》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
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
才是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
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_。
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
飞鸢__曾见,底事又重来。
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
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和思考。诗人在丁未年(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年份)沿着檄文的指示经过颖寿地区,与亲人、朋友告别离开。在离别的时刻,突然下起暴雨,雨水伴随着离别的色彩,给离别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把剑横渡长淮,这可能是指他渡过了长江的意象,象征着他将要踏上远行的旅程。

接着,诗人描述了西风的奇怪,吹不散空气中的烟霾,这是对环境的描绘,也可以理解为对社会现实的隐喻。诗人感叹现实中的险恶和困扰,感觉到了严寒的气息正在逼近。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自己的坚韧和忍耐。他自比为老子(指老子的思想和意志),表达了自己的坚持和不屈不挠的品质。他的马虽然疲惫不堪,但他仍然坚持前行。

诗人回首往事,感叹自己作为一个旅人的身份和命运。他曾经看到飞翔的鸢(指鹞鹰),但现在又回到了原点,面对着重复的境遇。他回望白云飘荡的地方,眼睁睁地目送孤雁飞向千里之外,离去的影子在他心中徘徊不去。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最后两句描述了秋天篱边菊花渐渐凋谢的景象,同时提到杜瓮中新酿的醅酒。这里表现了季节的更替和人世间的变化。篱边的菊花凋零,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消逝,而杜瓮中新醅酒的出现,则是对新生和希望的暗示。

整首诗以描写旅途中的离别和思考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社会现实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同时,通过季节和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意象来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困境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和季节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层次。整体上,这首诗词描绘了旅途中的离别情感和对生命的思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动荡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回首白云何处”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dīng wèi yán xí guò yǐng shòu
水调歌头(丁未沿檄过颖寿)

zhòu yǔ sòng xíng sè, bǎ jiàn dù zhǎng huái.
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
xī fēng duō duō guài shì, chuī bù sàn yān mái.
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
cái shì chéng huáng shí hòu, zǎo shì méi biān tiān qì, hán yì yǐ xiāng cuī.
才是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
lǎo zi shàng wán nài, pū mǎ kǔ huī.
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_。
tàn píng shēng, shēn kè lù, bàn tiān yá.
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
fēi yuān céng jiàn, dǐ shì yòu chóng lái.
飞鸢__曾见,底事又重来。
huí shǒu bái yún hé chǔ, mù sòng gū hóng qiān lǐ, qù yǐng wèi pái huái.
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
lí jú jiàn qiū sè, dù wèng yǒu xīn pēi.
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回首白云何处”平仄韵脚


拼音:huí shǒu bái yún hé chǔ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作者简介


李曾伯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作者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