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自浇涧花香”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自浇涧花香”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jiāo jiàn huā xiā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自浇涧花香”全诗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二首》

自浇涧花香

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
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
相呼山鸟聚,自浇涧花香
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


赏析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
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
相呼山鸟聚,自浇涧花香。
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渐渐老去的感慨和对于尘世间喧嚣和物质追求的抛弃。诗人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他不再追问自己的行为和所获得的东西。他选择离开繁嚣的世界,独自散步于苍翠的林间,将书籍抛在一旁,白天漫长而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中,山中的鸟儿听到他的呼唤而聚集,溪谷中花朵的芬芳自然而然地沁入他的心田。这个地方没有车马的喧嚣,真实的自然使他忘却了身外的物质世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对比,表达了李弥逊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回归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选择离开尘嚣,回归大自然,与山鸟和涧花为伴,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我忘却。与此同时,他也借此反思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虚幻。诗中的苍林、山鸟、涧花等自然景物,与车马、书籍等人造物相对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纯真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于物质追求和外在世界的抛弃的决心。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它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于自然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转变和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对于真实自然的渴望。

“自浇涧花香”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sū cuì zhī fā gàn jiàn zèng èr shǒu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二首

tuí líng zhī yǒu jǐ, shuí fù wèn xíng cáng.
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
sàn cè cāng lín jìng, pāo shū bái zhòu zhǎng.
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
xiāng hū shān niǎo jù, zì jiāo jiàn huā xiāng.
相呼山鸟聚,自浇涧花香。
cǐ dì wú chē mǎ, zhēn chéng wù wǒ wàng.
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

“自浇涧花香”平仄韵脚


拼音:zì jiāo jiàn huā xiāng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