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惊鸟啼夜深”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惊鸟啼夜深”出自元代张翥的《菩萨蛮》,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g niǎo tí yè shēn,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惊鸟啼夜深”全诗

《菩萨蛮》

惊鸟啼夜深

郎情秋后萧疏叶。
妾心陌上悠扬蝶。
何处望归鞍。
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
独自烧香罢。
惟有梦相寻。
惊鸟啼夜深


赏析


《菩萨蛮·郎情秋后萧疏叶》是元代张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郎情秋后萧疏叶。
妾心陌上悠扬蝶。
何处望归鞍。
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
独自烧香罢。
惟有梦相寻。
惊鸟啼夜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女子对思念郎君的深情和寂寞之情。诗人借景抒怀,以秋后飘落的树叶和妾心中游荡的蝴蝶来描绘郎情的凄迷。她独自站在陌上,凝望着何处有郎君的归鞍,但却无从知晓。春天的云彩堆砌在山外的山峦之间,梨花在新月的映衬下绽放。她孤独地烧着香,只有梦境中才能相见。深夜里,惊起的鸟儿在啼叫,增添了夜晚的寂寥。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元曲词风格,以婉约、抒情的笔触表达女子对郎君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秋后树叶的凋零和蝴蝶的飞舞,诗人将女子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意境。她站在陌上,远望着归来的郎君,但却无法预知他的行踪,这种等待和不确定性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张力。在春云山外的山峦之间,梨花在新月的映衬下盛开,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与爱情的渴望。然而,女子却独自一人烧香,只能在梦境中与郎君相聚,这种无奈和寂寞的境遇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伤感。深夜里,惊起的鸟儿的啼叫更加强调了夜晚的寂静,与女子内心的孤独相呼应。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女子思念郎君的深情和寂寞之情,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和不安。它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了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展现了元代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惊鸟啼夜深”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pú sà mán
菩萨蛮

láng qíng qiū hòu xiāo shū yè.
郎情秋后萧疏叶。
qiè xīn mò shàng yōu yáng dié.
妾心陌上悠扬蝶。
hé chǔ wàng guī ān.
何处望归鞍。
chūn yún shān wài shān.
春云山外山。
lí huā xīn yuè xià.
梨花新月下。
dú zì shāo xiāng bà.
独自烧香罢。
wéi yǒu mèng xiāng xún.
惟有梦相寻。
jīng niǎo tí yè shēn.
惊鸟啼夜深。

“惊鸟啼夜深”平仄韵脚


拼音:jīng niǎo tí yè shēn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仄韵) 去声二十七沁

作者简介


张翥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作者介绍


张翥的诗词风格

  张翥诗中有反对农民起义军的内容,也有同情民生疾苦的作品。他的《□农叹》写一个运送军粮的老汉,家有老妻,无儿无女,千里迢迢把军粮送到兵营,被打得体无完肤。他回到家中,却见"老妻出佣食,四顾筐箧无",而官吏还来逼他去服役,他唯有"仰天哭欲死",而"醉吏方歌呼"。另外如他的《人雁吟》,写"叹息人穷不如鸟,何日相随如雁归",也包含着对人民苦难的关切。

  张翥的词不如他的诗写得细腻而圆润,缺乏社会内容。但也有一些慷慨苍凉之作,如〔沁园春〕《广陵九日,与刘士□、成元璋泛舟邗沟》,〔洞仙歌〕《辛巳岁燕城初度》,〔鹊桥仙〕《丙子岁予年五十,酒边戏作》,这些词寓人世炎凉于豪放之中,清人颇为推崇。张翥的散文更不如词,但他本人却常以文自负。

  由于张翥死于元末明初乱中,所以遗稿多散失,今存《蜕庵诗集》4卷,词2卷。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