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带岳华蒸晓露”出自唐代齐己的《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āi dài yuè huá zhēng xiǎo lù,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摘带岳华蒸晓露”全诗: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中文译文:
闻道林中的诸位朋友品茶时特地寄来
枪旗飞舞,绿色丛园。谷雨初止,杜鹃鸣叫。
采摘带岳华的茶叶,蒸着清晨的露水,用石磨研磨松树的花粉,煮成春天的泉水。
高人心中向往隐藏在山洞里的珍贵茶叶,以白硾包裹并题字寄来。
也许是因为思虑太多,更是眠意未控,我总是难以忘怀夕阳的辉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写给林中的朋友的一首茶诗。诗中描绘了品茶的场景和作者对茶的品质的赞美。
诗的开头以枪旗冉冉、绿丛园为背景,展现了茶园的生机勃勃。接着,谷雨刚刚过去,初晴时杜鹃鸣叫,犹如茶叶的丰收和茶香的飘散。
在描述对茶叶的加工过程中,诗人细致入微,以摘带岳华的茶叶,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四个步骤展现了茶叶的制作过程,整个过程温润而精细。
诗的末句表达了作者对高人藏茶的憧憬之情,以及他自己品茶时情不自禁的对夕阳的回忆。这里透露出作者对茶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情感。
整首诗节奏流畅,描写细腻,富有意境。通过对茶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作者自身的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幽雅、自然、悠远的诗意。
wén dào lín zhū yǒu cháng chá yīn yǒu jì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qiāng qí rǎn rǎn lǜ cóng yuán, gǔ yǔ chū qíng jiào dù juān.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zhāi dài yuè huá zhēng xiǎo lù,
摘带岳华蒸晓露,
niǎn hé sōng fěn zhǔ chūn quán.
碾和松粉煮春泉。
gāo rén mèng xī cáng yán lǐ, bái zhuì fēng tí jì huǒ qián.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yīng niàn kǔ yín dān shuì qǐ, bù kān wú guò xī yáng tiān.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拼音:zhāi dài yuè huá zhēng xiǎo lù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