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歌而餐饭”出自唐代杜审言的《送和西蕃使》,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ǎ gē ér cān fà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雅歌而餐饭”全诗:使出凤凰池,京师阳春晚。
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
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
种落逾青羌,关山度赤坂。
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
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
《送和西蕃使》描述了唐朝朝廷派遣使者前往西蕃的情景。诗人杜审言通过描绘使者出发的场景和描述朝廷对西蕃的重视,表达了对和平的追求和对边疆安定的关切。
中文译文:
使出凤凰池,京城阳春晚。
圣朝尚边策,敕书嘱兵榜。
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
种落逾青羌,关山越赤坂。
疆场暂无事,雅歌共宴饭。
宁愿赐和戎,更当远封官。
诗意:
诗中通过描绘使者出发的场景,展示了朝廷对西蕃的重视和对边疆安定的关切。朝廷派遣使者前往西蕃,是为了促进边境和平与稳定,使边境地区能够安宁繁荣。诗人表达了希望两地能和平共处、守望相助的愿望。诗词中融入了对祖国繁荣与统一的期望,以及对和平与宴饮的向往,在细腻而平和的语言中展示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明的语言展现了当时唐朝对边疆安定的关切。作者运用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表达了对和平与聚首宴饮的渴望,彰显了远古文人的家国情怀。诗词表达了作者与时代的共鸣,体现了诗人对边疆安宁与国家和谐的积极期盼。
sòng hé xī fān shǐ
送和西蕃使
shǐ chū fèng huáng chí, jīng shī yáng chūn wǎn.
使出凤凰池,京师阳春晚。
shèng cháo shàng biān cè, zhào yù bīng gē yǎn.
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
bài shǒu míng guāng diàn, yáo xīn shàng lín yuàn.
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
zhǒng luò yú qīng qiāng, guān shān dù chì bǎn.
种落逾青羌,关山度赤坂。
jiāng chǎng jí wú shì, yǎ gē ér cān fàn.
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
níng dú xī hé róng, gèng dāng fēng dìng yuǎn.
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
拼音:yǎ gē ér cān fàn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三阮 (仄韵) 去声十四愿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做巩县县令 全家迁往巩义。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擢进士,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 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类此。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
司马周季童、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季童等酒酣,审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杀并。季童将死,曰:“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审言免官,还东都。苏(廷页)伤并孝烈,志其墓,刘允济祭以文。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后令赋《欢喜诗》,叹重其文,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坐交通张易之,流峰州。入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卒。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著作郎。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融之亡,审言为服缌云。审言生子闲,闲生甫。(《新唐书·杜审言传》《唐才子传》)
杜审言是西晋杜预的子孙。在咸亨元年与状元宋守节同榜登进士第,任隰城县尉。审言凭借自己才能过人,为人高傲,被众人忌恨。苏味道任天官侍郎时,有一次审言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出来后他问旁人说:“苏味道必死。”听到此话的人大惊,忙问是何原因,审言回答说:“他见到我的判词,应当羞愧而死。”审言还曾说:“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的赋也成为部下,我的书法使王羲之也成为学生。”他的自负傲慢就像这样。后来审言因事获罪,被降职为吉州司户参军。到武则天将他召回,准备重用他时,问他:“你高兴吗?”审言手舞足蹈,表示谢恩。武后命他作《欢喜诗》一首,诗写得令武后满意,受职为著作郎。后来他又任修文馆直学士,直到他病逝。当初审言病重时,宋之问、武平一曾去看望他,他对二人说:“我受尽了造化小儿的苦,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我活着,老是让你们出不了头。如今我快死了,只是遗憾找不到接替我的人呀!”审言年轻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并称为“文章四友”。他身后留有文集十卷,今已不传,流传下来的只有四十多首诗。
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擢进士第,为隰城尉。后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却在此时得罪同事郭若讷、长官周季重,两人合谋诬陷杜审言,定了死罪。杜审言十三岁的儿子杜并为父报仇,潜入刺杀了周季童,杜并也被侍卫武士当场杀死,事态震惊朝野,皆称杜并为孝子。燕许大手笔的许国公苏颋,还亲自为杜并作墓志铭。
武则天闻知此事,召审言入京师,又因欣赏其诗文,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员外郎。后因勾结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1] 。不久,召回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
约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卒,赠著作郎。
杜审言的诗多为写景、唱和及应制之作,以浑厚见长,杜甫云:“吾祖诗冠古。”工于五律,对近体诗之形成与发展,颇有贡献。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他的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明朝的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第一。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长达四十韵,为初唐近体诗中第一长篇。
夫人
薛氏
范阳卢氏,隋朝吏部尚书、容城侯卢柔五代孙女,渭南尉卢元懿的孙女,庐州慎县县丞卢元哲之女
子女
长子:杜闲(朝议大夫、兖州司马,杜甫之父)
次子:杜并
三子:杜专(开封尉)
四子:杜登
杜氏:嫁蜀县丞钜鹿魏上瑜
杜氏:嫁济王府录事河东裴荣期
杜氏:嫁平阳郡司仓参军范阳卢正均
杜氏:嫁硖石尉京兆王佑
杜氏:嫁常熟主簿会稽贺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