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愧同诸俗”出自唐代齐己的《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ō kuì tóng zhū sú,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颇愧同诸俗”全诗:病起见生涯,资缘觉甚奢。
方袍嫌垢弊,律服变光华。
颇愧同诸俗,何尝异出家。
三衣如两翼,珍重汝寒鸦。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生涯》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自己在病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病起见生涯,
资缘觉甚奢。
方袍嫌垢弊,
律服变光华。
颇愧同诸俗,
何尝异出家。
三衣如两翼,
珍重汝寒鸦。
中文译文:
病痛使我看清了生活的真实,
富贵荣华对我显得极为奢侈。
寻常的衣袍觉得肮脏破旧,
修养的仪容却变得光华夺目。
感到自己与平凡人没有什么不同,
何曾有过出家去追求超脱的念头。
朴素的身衣就像是我两翼的羽翼,
格外珍惜你这只寒鸦(指食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齐己在病中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诗人感到病痛让他认识到生活实在和富贵荣华的奢侈,使他对生活中的琐事、物质追求有了新的认识。他不再嫌弃普通的衣袍,而把精力放在了内心的修养和精神世界的提升上。诗中的“方袍”和“律服”是指病中对物质生活的看法的转变。他感到自己并不与众不同,没有过出家修行的意愿,而是看重健康和平凡的生活。
诗中的“三衣如两翼”是在表达诗人对生活中物质的思考,认为适度的物质享受就像是生活中的羽翼,可以带给人一种安心和幸福。最后一句“珍重汝寒鸦”,用“寒鸦”比喻人们对食欲的追求,意味着诗人对尘俗的离别和对内心的提醒。
整首诗词以病态的视角观察现实生活,通过对物质追求和修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于生活的另类理解和价值观。是齐己在病中思考人生的一部分,也是其它许多唐代文人在病中对内心的吟咏和启示。
jīng zhōu xīn qiū bìng qǐ zá tí yī shí wǔ shǒu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
bìng qǐ jiàn shēng yá, zī yuán jué shén shē.
病起见生涯,资缘觉甚奢。
fāng páo xián gòu bì, lǜ fú biàn guāng huá.
方袍嫌垢弊,律服变光华。
pō kuì tóng zhū sú, hé cháng yì chū jiā.
颇愧同诸俗,何尝异出家。
sān yī rú liǎng yì, zhēn zhòng rǔ hán yā.
三衣如两翼,珍重汝寒鸦。
拼音:pō kuì tóng zhū sú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二沃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