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无疑菱荇香”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无疑菱荇香”出自宋代张载的《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yí líng xìng xiā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无疑菱荇香”全诗

《句》

无疑菱荇香

无疑菱荇香

标签:菱荇

赏析


《句》是宋代诗人张载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疑菱荇香,
难续一江光。
潇湘何所似,
东海别有方。

诗意: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的“无疑菱荇香”意味着菱荇的芬芳无可置疑,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接着描述了一江的光景,但作者感到难以续写出完整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对于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困扰和无奈。最后两句通过对比潇湘和东海,表达了潇湘之外还有别样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菱荇香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赞美之情。通过“难续一江光”的描述,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困扰与无奈。这种无法续写景物的感觉,可以理解为作者在诗歌创作中遇到的创作困境,或者是生活中对于美好事物难以言尽的感慨。最后通过对比潇湘和东海,展示了作者对于不同风景的思考和感受。整首诗抓住了瞬间的美好和复杂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总之,《句》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情感难以表达的困扰。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的景物,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和创作的思考和感悟。

“无疑菱荇香”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ú yí líng xìng xiāng.
无疑菱荇香。

“无疑菱荇香”平仄韵脚


拼音:wú yí líng xìng xiā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作者简介


张载西晋文学家。字孟阳。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一说,“三张”指张华与张载、张协二人,张亢不在其内。

作者介绍


张载的文学成就

  张载今存诗10余首。较可取的有《七哀诗》2首。其一“北芒何垒垒”描写汉代帝王陵寝被毁后的景象,慨叹世道乱离和沧桑变化。其三“秋风吐商气”写秋风扫林,满目凄凉的景色:“阳乌收和响,寒蝉无余音”,“肃肃高桐枝,翩翩栖孤禽。仰听离鸿鸣,俯闻蜻蛚吟。”通过景物的描绘,寓情于景,表现了作者在黑暗现实中的孤独苦闷心情。

  此外,张载还有几篇赋、颂和铭文。其中《蒙汜赋》当时曾受到傅玄的推崇,是张载的成名之作。明人张溥把张载和张协的作品辑为《张孟阳景阳集》,收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张载的生平

  西晋文学家。字孟阳。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一说,“三张”指张华与张载、张协二人,张亢不在其内。

  传说张载貌丑,外出时顽童常以石掷之,以致“投石满载”。在《幼学琼林》中亦有“投石满载,张孟阳丑态堪憎”之语。可见古人有时也会以貌取人。

  太康初,张载至蜀省父,道经剑阁,因著《剑阁铭》。铭文先写剑阁形势的险要,次引古史指出国之存亡,在德不在险的道理,被后人誉为“文章典则”(张溥《张孟阳景阳集题辞》),晋武帝曾派人镌之于石。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