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仁言散作空中雨”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仁言散作空中雨”出自宋代阳枋的《和赵使君喜雨》,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yán sàn zuò kōng zhōng yǔ,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仁言散作空中雨”全诗

《和赵使君喜雨》

仁言散作空中雨

举头日日云如血,遍走群祠腰漫折。
恻隐存君一念间,造物於人岂终绝。
天眼豁随公道开,宵人谥此何有哉。
烦歊陡逐苛条去,甘泽端德意来。
公心与天同一宇,那是经生分别处。
佳句催成头上云,仁言散作空中雨
开轩对雨卜香秔,铃阁无风还自凉。
新诗写出天人际,赓歌细与问苍苍。


赏析


《和赵使君喜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阳枋。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举头日日云如血,
遍走群祠腰漫折。
恻隐存君一念间,
造物於人岂终绝。
天眼豁随公道开,
宵人谥此何有哉。
烦歊陡逐苛条去,
甘泽端德意来。
公心与天同一宇,
那是经生分别处。
佳句催成头上云,
仁言散作空中雨。
开轩对雨卜香秔,
铃阁无风还自凉。
新诗写出天人际,
赓歌细与问苍苍。

诗意:
《和赵使君喜雨》通过描述云血如血、遍走群祠腰漫折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天地间造物主宰的敬畏之情。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赵使君的同情和恻隐之心,认为造物主对人类并非完全冷漠,而是保留了慈悲之念。天眼豁然开阔,宵人谥赞此事,表示天道公正开放,夜间的人们赞美这种现象。烦歊(指迷惑之迹象)逐渐消散,甘泽(指甘霖)传递了美好的德泽。公心与天地同在,作者认为人与天地是共同存在的,尽管有分别,却是相互联系的。佳句催生出头上的云,仁言散布成空中的雨,表达了诗人的创作愿望和对仁言美德的赞美。开窗对雨卜香秔,铃阁无风自然凉爽,突出了风雨对人间的滋润和凉爽的感受。最后,新的诗歌表达了人与天地之间的联系,作者向苍苍问候并发出了自己的歌声。

赏析:
《和赵使君喜雨》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奇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造物的景仰和对人与天地关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用云血、群祠腰折等形象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通过表达对赵使君的同情和恻隐之心,诗人寄托了人类对神明的期望和对仁义道德的追求。诗中展示了人与天地的联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整首诗意蕴涵丰富,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人生与宇宙的思考。

“仁言散作空中雨”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zhào shǐ jūn xǐ yǔ
和赵使君喜雨

jǔ tóu rì rì yún rú xuè, biàn zǒu qún cí yāo màn zhé.
举头日日云如血,遍走群祠腰漫折。
cè yǐn cún jūn yī niàn jiān, zào wù yú rén qǐ zhōng jué.
恻隐存君一念间,造物於人岂终绝。
tiān yǎn huō suí gōng dào kāi, xiāo rén shì cǐ hé yǒu zāi.
天眼豁随公道开,宵人谥此何有哉。
fán xiāo dǒu zhú kē tiáo qù, gān zé duān dé yì lái.
烦歊陡逐苛条去,甘泽端德意来。
gōng xīn yǔ tiān tóng yī yǔ, nà shi jīng shēng fēn bié chù.
公心与天同一宇,那是经生分别处。
jiā jù cuī chéng tóu shàng yún, rén yán sàn zuò kōng zhōng yǔ.
佳句催成头上云,仁言散作空中雨。
kāi xuān duì yǔ bo xiāng jīng, líng gé wú fēng hái zì liáng.
开轩对雨卜香秔,铃阁无风还自凉。
xīn shī xiě chū tiān rén jì, gēng gē xì yǔ wèn cāng cāng.
新诗写出天人际,赓歌细与问苍苍。

“仁言散作空中雨”平仄韵脚


拼音:rén yán sàn zuò kōng zhōng yǔ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作者简介


阳枋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作者介绍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