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传仙语下南荆”出自唐代齐己的《酬蜀国欧阳学士》,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ěi chuán xiān yǔ xià nán jī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每传仙语下南荆”全诗:因缘刘表驻经行,又听西风堕叶声。
鹤发不堪言此世,峨嵋空约在他生。
已从禅祖参真性,敢向诗家认好名。
深愧故人怜潦倒,每传仙语下南荆。
中文译文:
回应蜀国欧阳学士
因为缘分,刘表驻扎经行,
又听到西风落叶的声音。
白发难以言说这个世界,
峨嵋山的空山意约在他的生命中。
他已经领悟到禅宗祖师的真正性质,
敢于向诗人家族认同自己的名字。
十分懊悔,故人怜潦倒的我,
每天传播仙人的话语在南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齐己的作品,题目为《酬蜀国欧阳学士》。诗人以一种感伤的情绪,通过描写自己的境遇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人生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刘表是指蜀汉时期的刘备,他在某个地方停留时,听到了风声和掉落叶子的声音,这一景象让诗人感叹人世之短暂和时光的飞逝。
诗人用“鹤发”形容自己的年纪已经很大,白发已经无法言说世情。峨嵋山是佛教圣地,诗人又用“峨嵋空约在他生”这句话意味着自己的人生意象在遥远的峨嵋山上,在诗人的视野中,人生意像变得越来越苍白,含有蕴藏的哀伤和寂寞之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自己已经参禅悟道,并且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他勇敢地向文人家族屈服,认同自己的名字。然而,诗人对自己的境遇感到愧疚,他对过去的故人们感到懊悔,但同时也感谢他们每天传播仙人的智慧和指引。
整首诗以一种悲凉的氛围符合了唐代诗歌的特点,描写了诗人在时光流转中的感慨和自我反思。同时通过唐代佛教文化的元素,使诗歌融入了禅宗的哲理,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chóu shǔ guó ōu yáng xué shì
酬蜀国欧阳学士
yīn yuán liú biǎo zhù jīng xíng, yòu tīng xī fēng duò yè shēng.
因缘刘表驻经行,又听西风堕叶声。
hè fà bù kān yán cǐ shì,
鹤发不堪言此世,
é méi kōng yuē zài tā shēng.
峨嵋空约在他生。
yǐ cóng chán zǔ cān zhēn xìng, gǎn xiàng shī jiā rèn hǎo míng.
已从禅祖参真性,敢向诗家认好名。
shēn kuì gù rén lián liáo dǎo, měi chuán xiān yǔ xià nán jīng.
深愧故人怜潦倒,每传仙语下南荆。
拼音:měi chuán xiān yǔ xià nán jī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