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是非谁得论”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是非谁得论”出自宋代利登的《杂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fēi shuí dé lù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是非谁得论”全诗

《杂兴》

是非谁得论

西登巫阳峰,怅望高唐女。
灵顾不须叟,而自亏澄素。
伫叹为君怀,惜此兰台赋。
不惜兰台赋,惜此天下云。
茫茫八纮中,是非谁得论


赏析


《杂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利登。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杂兴
西登巫阳峰,
怅望高唐女。
灵顾不须叟,
而自亏澄素。
伫叹为君怀,
惜此兰台赋。
不惜兰台赋,
惜此天下云。
茫茫八纮中,
是非谁得论。

中文译文:
登上巫阳峰向西眺望,
心中怅然思念高唐女子。
灵性之人无需老者指引,
却自愧自己心境不够纯净。
久久地叹息,为你而怀念,
可惜这首兰台的赋诗。
并不可惜赋诗的兰台,
而是可惜这个世界上的浮云。
在茫茫的八纮之中,
是非对错又有谁能够论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高唐女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世事纷繁、是非难辨的感慨。诗人登上巫阳峰,俯瞰远方,心中充满了对高唐女子的怀念之情,她的形象在他的心中高耸如山峰。诗人认为灵性之人不需要他人指引,却自愧自己的心境并不纯净,暗示了他对自身的不足之感。

诗人长久地叹息,表达了他对高唐女子的深深思念之情。他惋惜自己创作的兰台赋诗,可能是觉得自己的才思无法表达出对她的思念之情。然而,他并不在乎失去了那首兰台的赋诗,而是遗憾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如同浮云般虚幻不实,难以捉摸。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个世界的困惑和无奈。在广袤的八纮(古代指天、地、东、西、南、北、中)之中,是非对错往往难以判断,无法论断。诗人以此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复杂,以及自己面对这一切的困惑。

整首诗词通过对高唐女子的思念和对世事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对纯净心境的追求,以及对世事无常和难以捉摸的疑惑。诗人以简洁凝练的词句,描绘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沉静的感受。

“是非谁得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á xìng
杂兴

xī dēng wū yáng fēng, chàng wàng gāo táng nǚ.
西登巫阳峰,怅望高唐女。
líng gù bù xū sǒu, ér zì kuī chéng sù.
灵顾不须叟,而自亏澄素。
zhù tàn wèi jūn huái, xī cǐ lán tái fù.
伫叹为君怀,惜此兰台赋。
bù xī lán tái fù, xī cǐ tiān xià yún.
不惜兰台赋,惜此天下云。
máng máng bā hóng zhōng, shì fēi shuí dé lùn.
茫茫八纮中,是非谁得论。

“是非谁得论”平仄韵脚


拼音:shì fēi shuí dé lùn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仄韵) 去声十四愿

作者简介


利登利登(生卒年不详)字履道,号碧涧,南城(今属江西)人,一说金川(今属四川)人。

作者介绍


利登的生平

  其家时为南城望族,他早年无意仕进,生活超脱,常与文友聚游登览,赋诗论文。绍定二年(1229),汀州爆发农民起义,很快波及南城。他带着家人逃奔在外三年之久。淳祐元年(1241)方中进士,时年岁已大,有诗道:“乾坤双鬓改,日月寸心死。誓从鹿豕游,乃复叨一第”。历官武安军书记、宁都(今属江西)县尉。他是江湖派里比较朴素而不专讲工致细巧的诗人。诗多记叙流离奔走之苦,间也触及社会不合理现象,语言质朴自然。著有《骳稿》1卷,《全宋词》辑录其词13首。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