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软饱三杯当去客”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软饱三杯当去客”出自宋代李弥逊的《广陵道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uǎn bǎo sān bēi dāng qù kè,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软饱三杯当去客”全诗

《广陵道中》

软饱三杯当去客

禁路追随又两年,长午那句使鱼缘。
壮心未展伤迟暮,捷径无工较后先。
软饱三杯当去客,横蒲十幅得风船。
眼中有句无人道,谁与收归古锦编。


赏析


《广陵道中》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情和所思所想,充满了对逝去时光和未能实现壮志的悲伤和无奈。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禁路追随又两年,
长午那句使鱼缘。
壮心未展伤迟暮,
捷径无工较后先。
软饱三杯当去客,
横蒲十幅得风船。
眼中有句无人道,
谁与收归古锦编。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遭遇的困难和挫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感伤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的“禁路追随又两年”意味着作者在禁止通行的道路上行走了两年,表达了他追求理想的坚持和执着。接着提到“长午那句使鱼缘”,长午指的是阳光炎热的时刻,这句话可能是指途中的一句劝告或是警示,使得作者与渴望的目标渐行渐远。

接下来的两句“壮心未展伤迟暮,捷径无工较后先”表达了作者年少时的雄心壮志未能得到实现,而现在已经是暮年,对此感到悲伤和无奈。他意识到所谓的捷径并不存在,只有通过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取得成功。

诗中的“软饱三杯当去客”意味着作者已经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求,打算离开舒适的环境继续追求梦想。接着提到“横蒲十幅得风船”,这里的蒲指的是编织蒲席所用的材料,得风船可能指的是一种制作精良的船只。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条件,继续前行。

最后两句“眼中有句无人道,谁与收归古锦编”表达了作者心中有一句话无人能懂,无法传达出来,而希望能有人将这句话收录在古代的锦编诗集中,传承下去。这句话可能是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但无法通过言语表达出来。

整首诗通过对禁路追随、壮心未展和软饱三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未能实现壮志的伤感和无奈。诗中的景物和具体描写并不多,更多地是通过抒发内心情感来表达诗人的心境。这种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使得诗词更加深邃和意味深长,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软饱三杯当去客”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uǎng líng dào zhōng
广陵道中

jìn lù zhuī suí yòu liǎng nián, zhǎng wǔ nà jù shǐ yú yuán.
禁路追随又两年,长午那句使鱼缘。
zhuàng xīn wèi zhǎn shāng chí mù, jié jìng wú gōng jiào hòu xiān.
壮心未展伤迟暮,捷径无工较后先。
ruǎn bǎo sān bēi dāng qù kè, héng pú shí fú dé fēng chuán.
软饱三杯当去客,横蒲十幅得风船。
yǎn zhōng yǒu jù wú rén dào, shuí yǔ shōu guī gǔ jǐn biān.
眼中有句无人道,谁与收归古锦编。

“软饱三杯当去客”平仄韵脚


拼音:ruǎn bǎo sān bēi dāng qù kè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