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非雨祥”出自宋代赵蕃的《伏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g qīng fēi yǔ xiá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风清非雨祥”全诗:热苦应伏至,风清非雨祥。
那知潦未退,遽与旱相望。
荷损无裳被,菊枯愆糗芳。
农夫还噍我,汝事异吾忙。
《伏日》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炎热的天气以及干旱和洪水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农民劳作辛苦的同情之情。
诗中描述了炎热的天气,表现为“热苦应伏至,风清非雨祥”。这里的“热苦”指的是人们在酷热天气下的痛苦,而“风清非雨祥”则暗示着虽然天空晴朗,但并没有降雨,给人们带来了困扰。
接下来,诗人以干旱和洪水的形象来象征农民生活中的困境。“那知潦未退,遽与旱相望”表达了洪水退去之前,干旱又来临的无奈。这种干旱和洪水的轮番折磨,使农民的生活陷入困境。
诗中还提到了“荷损无裳被,菊枯愆糗芳”,这里以荷花和菊花的凋谢形象,表现了严重的干旱对农田和花草的破坏。荷花的叶子受损,菊花凋谢,花朵的美丽和生命力都受到了损害。
最后两句“农夫还噍我,汝事异吾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思考。诗人感叹自己与农民的生活境遇不同,农民们为了生计而辛苦劳作,而他自己却无法真正理解他们的辛苦。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农民在天灾人祸中的艰辛生活。通过对炎热、干旱和洪水的描绘,诗人呈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画面,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思考。这首诗以其深刻的诗意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备受赞赏。
fú rì
伏日
rè kǔ yīng fú zhì, fēng qīng fēi yǔ xiáng.
热苦应伏至,风清非雨祥。
nǎ zhī lǎo wèi tuì, jù yǔ hàn xiāng wàng.
那知潦未退,遽与旱相望。
hé sǔn wú shang bèi, jú kū qiān qiǔ fāng.
荷损无裳被,菊枯愆糗芳。
nóng fū hái jiào wǒ, rǔ shì yì wú máng.
农夫还噍我,汝事异吾忙。
拼音:fēng qīng fēi yǔ xiá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