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令过汉帝家”出自唐代张继的《上清词》,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áng mǔ lìng guò hàn dì jiā,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王母令过汉帝家”全诗: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
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上清词》是唐代张继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紫阳宫的宫女捧着仙丹砂,接受王母的命令前往汉帝家。春风不停地吹动仙驭,却驶向蓬莱岛观赏杏花的情景。
整体来说,这首诗词描绘了神仙和仙境的美丽和神秘感。作者对仙境的描写充满了幻想和想象力。
以下是《上清词》的诗词中文译文:
紫阳宫的宫女捧着仙丹砂,
王母命令她前往汉帝家。
春风不停地吹动仙驭,
却开向蓬莱岛观赏杏花。
这首诗词的诗意在于描绘了仙境的美丽和神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幻想。紫阳宫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宫女身份的人将仙丹砂捧给汉帝,暗示着人间与仙境的联系。春风不停地吹动仙驭,形成了仙境的神秘气氛。最后,诗人描述了仙境中蓬莱岛上盛开的杏花,如诗如画。
整首诗词表现了诗人对于神仙和仙境的向往和渴望,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娓娓道来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和美丽幻想的仙境画卷。
shàng qīng cí
上清词
zǐ yáng gōng nǚ pěng dān shā, wáng mǔ lìng guò hàn dì jiā.
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
chūn fēng bù kěn tíng xiān yù, què xiàng péng lái kàn xìng huā.
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拼音:wáng mǔ lìng guò hàn dì jiā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张继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与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进士。然铨选落第,归乡。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10月,政府军收复两京,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从此弃笔从戎,后入内为检校员外郎又提升检校郎中,最后为盐铁判官。分掌财赋于洪州。大历末年张继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其友人刘长卿作悼诗《哭张员外继》曰:“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可见其清廉正直,后来其妻亦殁于其地。张继有诗集《张祠部诗集》一部流传后世,为文不事雕琢,其中以《枫桥夜泊》一首最著名。
高仲武评张继的诗:「事理双切」,「比兴深矣」,「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他的诗不但「有道者风」,也颇有「禅味」,这是当时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风气,他自也不例外。但他并无一般仕宦者的官僚习气,曾作感怀诗:「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他不逢迎权贵,与当时同是进士出身的诗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时有往来。
刘长卿有《哭张员外继》诗,自注云:“公及夫人忽悠金辉玉洁,都是诗人。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选录至德元年至大历暮年诗人二十六家的诗一百三十二首,其中有张继诗三首。高仲武评云:“员外累代词伯,积习弓裘。其于为文,不自雕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风摇海未平’,比兴深矣。”从评语看来,可知他家世代是诗人,现在我们已无法知道他是谁的子孙。他的诗见于《全唐诗》者,只有四十馀首,其中还混入了别人的诗。但宋人叶梦得曾说:“张继诗三十馀篇,余家有之,”(《石林诗话》)可知他的诗,在南宋时已仅存三十馀首了。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唐诗品汇》把他的七言绝句列入“接武”一级中。如果千年绝唱《枫桥夜泊》诗没有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的名字。这首诗首先被选入《中兴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直到《唐诗三百首》,使这首诗成为唐诗三百名篇之一,传诵于众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