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世称赏”出自宋代赵蕃的《再次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ú yào shì chēng shǎ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不要世称赏”全诗:偶来无一关,何必化身上。
下视胶扰中,脱去如覆掌。
我生本山人,说山非妄想。
赋诗亦漫兴,不要世称赏。
与君志同趣,匪但居同壤。
惟惭学不进,莫称年事长。
今人岂无贤,敢谓吾安仰。
不尔简与编,言行富前往。
相期山中读,勿待秋风响。
而我累饥驱,畏途方莽莽。
《再次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蕃。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喜爱和对清静无为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身才华的自嘲和对现实社会的厌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偶然来到这里,与世无关又何必执着于名利。俯瞰纷扰的世间,我放下了欲望。我本是个山人,我说山并非妄想。写诗只是出于兴趣,不求世人的赞美。与你志同道合,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只可惜我学识不精进,不能自夸年岁长。如今世间岂没有贤人,我敢说我仰慕的不再是你。不用你的赞许和评判,我的言行已充实前行。我们约定在山中读书,不必等到秋风吹响。可我却因为饥饿而不得不离去,畏惧着遥远的路途。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于繁杂纷扰世事的厌倦,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对清静无为生活的追求。作者以山人的身份自居,表达了对山水的钟爱和对现实的冷漠。他将自己的才华看作是一种纯粹的兴趣,不追求世人的赞美。他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欣赏,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仍能有共同的情趣。诗词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自身的自嘲,认为自己的学识不够进取,年岁虽长却无所成就。最后,诗词以一种略带遗憾的情绪结束,作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但面对现实的困境,不得不离去。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和清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冷峻态度和对自身才华的自嘲。整首诗词意境清逸,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zài cì yùn
再次韵
ǒu lái wú yī guān, hé bì huà shēn shàng.
偶来无一关,何必化身上。
xià shì jiāo rǎo zhōng, tuō qù rú fù zhǎng.
下视胶扰中,脱去如覆掌。
wǒ shēng běn shān rén, shuō shān fēi wàng xiǎng.
我生本山人,说山非妄想。
fù shī yì màn xìng, bú yào shì chēng shǎng.
赋诗亦漫兴,不要世称赏。
yǔ jūn zhì tóng qù, fěi dàn jū tóng rǎng.
与君志同趣,匪但居同壤。
wéi cán xué bù jìn, mò chēng nián shì zhǎng.
惟惭学不进,莫称年事长。
jīn rén qǐ wú xián, gǎn wèi wú ān yǎng.
今人岂无贤,敢谓吾安仰。
bù ěr jiǎn yǔ biān, yán xíng fù qián wǎng.
不尔简与编,言行富前往。
xiāng qī shān zhōng dú, wù dài qiū fēng xiǎng.
相期山中读,勿待秋风响。
ér wǒ lèi jī qū, wèi tú fāng mǎng mǎng.
而我累饥驱,畏途方莽莽。
拼音:bú yào shì chēng shǎng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二养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