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浮生饶百岁”出自宋代陈著的《念奴娇(端午酒边)》,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ō dào fú shēng ráo bǎi su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说道浮生饶百岁”全诗:雨帘高卷,见榴花、应怪风流人老。
是则年年佳节在,无奈闲心悄悄。
巧扇风轻,香罗雪湿,梦里曾看了。
如今溪上,欢盟分付年少。
遍是眉好相宜,呼儿扶著,把菖蒲迎笑。
说道浮生饶百岁,能有时光多少。
幸自清贫,何妨乐趣,谱入瑶琴调。
杯杯酒满,这般滋味谁晓。
诗词:《念奴娇(端午酒边)》
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雨帘高卷,见榴花、应怪风流人老。
是则年年佳节在,无奈闲心悄悄。
巧扇风轻,香罗雪湿,梦里曾看了。
如今溪上,欢盟分付年少。
遍是眉好相宜,呼儿扶著,把菖蒲迎笑。
说道浮生饶百岁,能有时光多少。
幸自清贫,何妨乐趣,谱入瑶琴调。
杯杯酒满,这般滋味谁晓。
中文译文:
雨帘高卷,看见榴花,应怪风流人变老。
虽然每年都有美好的节日,可惜心境却悄悄无声。
巧扇轻拂,香罗雪湿,曾经在梦中看过。
如今在溪边,欢乐的约定交给年轻人。
到处都是相互匹配的美眉,叫儿子扶着,把菖蒲送来微笑。
说着人生虽然能长寿百岁,可时间却有多少呢。
幸运的是清贫,何妨享受乐趣,将其谱写入瑶琴的调子。
杯杯酒满,这样的滋味谁能明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端午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端午酒宴的画面。诗中首先描述了雨帘高卷,榴花盛开的景象,同时暗示了岁月的流转,风流的人也逐渐变老。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节日的感慨,虽然每年都有佳节,但内心却无法感受到节日的喜悦。
诗中提到了巧扇、香罗、雪湿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曾经在梦中看到的美好景象。然后,诗人转向溪边的场景,描述了年轻人们的欢乐盟约,以及眉目秀丽的姑娘们和孩子们的欢笑场景。通过对年轻人欢乐的描绘,诗人对青春与时光流逝的对比进行了思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虽然人生可以长寿百岁,但时间却是有限的。幸运的是,诗人珍惜清贫的状态,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并将这种心境融入到自己创作的瑶琴音乐之中。最后一句"杯杯酒满,这般滋味谁晓"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种种滋味的领悟,以及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
整首诗词以端午酒宴为背景,通过对景物、人物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情感的表达,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共鸣的意境中,让人在欢乐与思考之间产生共鸣。这首诗词展示了陈著细腻的描写能力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niàn nú jiāo duān wǔ jiǔ biān
念奴娇(端午酒边)
yǔ lián gāo juǎn, jiàn liú huā yīng guài fēng liú rén lǎo.
雨帘高卷,见榴花、应怪风流人老。
shì zé nián nián jiā jié zài, wú nài xián xīn qiāo qiāo.
是则年年佳节在,无奈闲心悄悄。
qiǎo shān fēng qīng, xiāng luó xuě shī, mèng lǐ céng kàn le.
巧扇风轻,香罗雪湿,梦里曾看了。
rú jīn xī shàng, huān méng fēn fù nián shào.
如今溪上,欢盟分付年少。
biàn shì méi hǎo xiāng yí, hū ér fú zhe, bǎ chāng pú yíng xiào.
遍是眉好相宜,呼儿扶著,把菖蒲迎笑。
shuō dào fú shēng ráo bǎi suì, néng yǒu shí guāng duō shǎo.
说道浮生饶百岁,能有时光多少。
xìng zì qīng pín, hé fáng lè qù, pǔ rù yáo qín diào.
幸自清贫,何妨乐趣,谱入瑶琴调。
bēi bēi jiǔ mǎn, zhè bān zī wèi shuí xiǎo.
杯杯酒满,这般滋味谁晓。
拼音:shuō dào fú shēng ráo bǎi suì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八霁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朝词人。1214年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著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
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贾似道,出知嘉兴县。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嵊县。七年,迁通判扬州,寻改临安府签判转运判,擢太学博士。十年,以监察御史知台(樊传作合)州。宋亡,隐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残缺错漏,其中诗缺二卷。事见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陈本堂先生传》(见清光绪本卷首),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