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定知别后无多日”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定知别后无多日”出自唐代许浑的《题陆侍御林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ìng zhī bié hòu wú duō r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定知别后无多日”全诗

《题陆侍御林亭》

定知别后无多日

野水通池石叠台,五营无事隐雄才。
松斋下马书千卷,兰舫逢人酒一杯。
寒树雪晴红艳吐,远山云晓翠光来。
定知别后无多日,海柳江花次第开。


赏析


《题陆侍御林亭》是唐代许浑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林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野水通池石叠台,
漫山草色隐松斋。
萧萧秋风吹落叶,
满院晴光照青苔。

五营无事隐雄才,
独对寒空弄笛回。
回首故园人已去,
丹青无一纸相随。

松斋下马书千卷,
兰舫逢人酒一杯。
呼儿索酒郭店东,
落花风雨恼清春。

寒树雪晴红艳吐,
远山云晓翠光来。
定知别后无多日,
海柳江花次第开。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林亭景象。诗人通过描摹林亭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他用生动的词语来描绘野水流过石头垒成的台阶,林亭被深绿的松树遮掩,萧萧的秋风吹落叶子,院子里射进明亮的阳光,青苔石板上闪烁着湿润的光泽。诗人还提到了五营无事的隐雄才,体现了他对离世独立的智慧人才的敬佩。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和思念之情。他回首来时的故园,却已没有了曾经相识的人,他的丹青画作被抛在故园,没有一个人随同他远离故土。诗人描述了自己怀揣千卷书,在松斋下马,但只有与一个路人喝一杯酒的孤独。他向问路人借酒,但郭店已在东方,而他终究无法与清春共度。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重逢的渴望。诗人相信,在离别之后,不久就会再次相见,海柳和江花会陆续绽放,为他带来温暖和愉悦。

整首诗寄托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深深赞美之情。

“定知别后无多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lù shì yù lín tíng
题陆侍御林亭

yě shuǐ tōng chí shí dié tái, wǔ yíng wú shì yǐn xióng cái.
野水通池石叠台,五营无事隐雄才。
sōng zhāi xià mǎ shū qiān juǎn,
松斋下马书千卷,
lán fǎng féng rén jiǔ yī bēi.
兰舫逢人酒一杯。
hán shù xuě qíng hóng yàn tǔ, yuǎn shān yún xiǎo cuì guāng lái.
寒树雪晴红艳吐,远山云晓翠光来。
dìng zhī bié hòu wú duō rì, hǎi liǔ jiāng huā cì dì kāi.
定知别后无多日,海柳江花次第开。

“定知别后无多日”平仄韵脚


拼音:dìng zhī bié hòu wú duō rì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作者简介


许浑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作者介绍


许浑的生平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

许浑的文学评价

  从总体上说,许浑缺乏对现实的自觉关注与刚健高朗的性格,追寻旷逸闲适、逃避社会的思想在他诗中显得更特出。所以,尽管他也写过不少咏史诗,如“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鹜占浅莎”(《姑苏怀古》),“行殿有基荒荠合,陵园无主野棠开”(《凌歊台》)之类,但他在叹息的同时并没有批判意味,而是情绪更偏于消沉,一味哀叹岁华变迁,给人以灰暗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大量地写的是消极恬退的闲适诗。

  从艺术角度来看,正因为他反复咏叹个人境遇和描写闲适的生活,诗的内容很单调,虽然技巧娴熟,意境却容易重复。像“扣舷滩鸟没,移棹草虫鸣”(《送同年崔先辈》),“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忆长洲》),这种以鸟禽虫鱼来点缀的句子单独地看还不错,写多了就成了俗套,后人所谓“许浑千首湿”(《苕溪渔隐丛话》引《桐江诗话》)的说法,就是对他总是重复地用“水”、“雨”之类景物构成诗境的讽刺。

许浑的诗作特色

  许浑以登临怀古见长。名篇如《咸阳城东楼》、《金陵怀古》、《故洛城》、《途中寒食》、《凌□台》,追抚山河陈迹,俯仰古今兴废,颇有苍凉悲慨之致。但往往限于伤今吊古,别无深意,读多难免有落套之感。其宦游、寄酬、伤逝诸作,亦时有佳句,如“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暮宿东溪》),“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都能在写景中托寓情思,婉丽可讽。而意境浅狭,气格卑弱,是其通病。另外,许浑是《清明》一诗的作者,由于南唐编《千家诗》时出错,导致《清明》一诗的作者至今仍误传为杜牧,在此改正。

  其诗现存 500首左右,无一首古体。近体以五、七言律诗居多,圆稳工整,属对精切,致有“声律之熟,无如浑者”(田雯《古欢堂集·杂著》)的赞语。 但也有人批评他“专对偶”、“工有余而味不足”(方回《瀛奎律髓》)。一般说来,他的警句常出现在第二联,如“溪云初起日沉阁(一作“谷”),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故洛城》),而到后半篇往往流于平沓,各首间句意也时见复出。他喜欢将律句三字尾的声调改为“仄平仄”对“平仄平”,以显示拗峭变化,为后人所仿效,称作“丁卯句法”。

  《丁卯集》2卷,有明汲古阁刻本及《四部丛刊》影印的影宋写本。涵芬楼影印宋蜀刻本,题名《许用晦文集》,多拾遗2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本所收,则于正集2卷外,有续集1卷,续补1卷、集外遗诗1卷,较为完备。《全唐诗》析为11卷,有相当数量诗篇与杜牧及他人诗作重见互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