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溪桥小”出自宋代魏杞的《虞美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ì mǎ xī qiáo xiǎo,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立马溪桥小”全诗:冰肤玉面孤山裔。
肯到人间世。
天然不与百花同。
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
丽谯三弄江梅晓。
立马溪桥小。
只应明月最相思。
曾见幽香一点、未开时。
诗词《虞美人》是宋代魏杞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冰肤玉面孤山裔。
肯到人间世。
天然不与百花同。
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
丽谯三弄江梅晓。
立马溪桥小。
只应明月最相思。
曾见幽香一点、未开时。
诗意:
这首诗以虞美人花为主题,表达了虞美人花的孤高、傲然和超然的美丽。诗人通过对虞美人花的描绘,表达了其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态度。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虞美人花的倾慕和思念之情。
赏析:
诗开篇以冰肤玉面来形容虞美人花,将其美丽娇媚的外表与玉质相比,突显出其独特的美丽。接着诗人表达了虞美人花独立于其他百花之外的天然本质,显示了它的高贵和与众不同的特点。
诗中的"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表达了虞美人花对轻风拂面的渴望,暗示它对柔情脉脉的期望,但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高洁和独立。丽谯三弄江梅晓、立马溪桥小这两句描绘了虞美人花的清雅和娇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虞美人花的独特之美。
最后两句"只应明月最相思,曾见幽香一点未开时"则表达了诗人对虞美人花的深深思念之情。明月代表着诗人的心灵寄托,与虞美人花形成了相思之意。诗人曾经见到过未开放时的虞美人花的幽香,这句话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虞美人花为象征,通过对花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虞美人花的高贵、傲然和超然的美丽,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倾慕和思念之情。诗意婉转而含蓄,赏析中的自然描写和意象运用更增添了诗词的艺术魅力。
yú měi rén
虞美人
bīng fū yù miàn gū shān yì.
冰肤玉面孤山裔。
kěn dào rén jiān shì.
肯到人间世。
tiān rán bù yǔ bǎi huā tóng.
天然不与百花同。
què hèn wú qíng qīng fù yǔ dōng fēng.
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
lì qiáo sān nòng jiāng méi xiǎo.
丽谯三弄江梅晓。
lì mǎ xī qiáo xiǎo.
立马溪桥小。
zhǐ yīng míng yuè zuì xiāng sī.
只应明月最相思。
céng jiàn yōu xiāng yì diǎn wèi kāi shí.
曾见幽香一点、未开时。
拼音:lì mǎ xī qiáo xiǎo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七筱
魏杞(1121—1184)南宋官员。字南夫,一字道弼,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移居明州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十二年进士。受经于明州赵敦临。以宗正少卿为金通问使,不辱使命,连擢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后出知平江府,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
魏杞,以祖恩补官。1142年(南宋绍兴十二年)进士,任余姚尉,后调泾县,罢无名科费,有能声,升大理寺主簿。后擢太傅寺主薄、宗正少卿。1163年(隆兴元年)出使金国,不辱使命,隆兴二年(1164),金兵南犯,以礼部尚书衔任金国通问使。十月至盱眙,金方拥兵攻淮,问宋使来意,欲求观国书,割商秦地及增输岁币20万等事,他一概不许。抵高邮时,金复索信使面议,又抗辞不挠。乾道元年(1165)至燕山,金主以国书不称臣而称侄大怒,绝其饮食。杞慷慨陈义,气劲词直,金主终以礼待。隆兴和议成,受孝宗褒奖,历任同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次年罢相,后知平江府。终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归居鄞县小溪,人称碧溪先生。1184年(淳熙十一年)卒,追封鲁国公,谥文节,葬奉化溪口翠屏山,郑清之书神道碑,今存。
魏杞的纪念祠堂位于鄞州区古林镇西边的蜃蛟村,一间破旧不堪的老屋前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太廉堂”三个字。虽然这匾已经是满目疮痍,但依稀还能够看出它的金光闪烁,显示它昔日的辉煌。
这里曾经是南宋著名丞相魏杞的纪念祠堂。老屋已经破旧不堪,但这块由皇帝亲赐并御书的三个金字“太廉堂”牌匾依然悬挂在门口。木柱两边还能依稀可辨一副对联:“两代公卿传世泽,协理朝纲扶宋室”。
“战战兢兢事一人,匡扶社稷演丝纶。洁如寒涧冰千尺,净若秋空月一轮。待漏金门伺五夜,中书决政坐重茵。太廉二字君王赐,清白芳傅奕叶孙。”这是宋朝名相史浩赠与魏杞的“太廉堂”诗。
宋淳熙十年(1184年)魏杞64岁时,因旧伤复发而卒。嘉泰年间,宋宁宗根据魏杞功绩赐谥文节,次年择葬于奉化飞凤山上,魏杞的后裔遂迁居蜃蛟魏家合族。每年清明,在蜃蛟魏家的历代子孙,还按例去奉化飞凤山庄祭扫祖墓,缅怀魏氏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