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归人不计日”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归人不计日”出自唐代刘长卿的《入白沙渚,夤缘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怀天台陆山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uī rén bù jì rì,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归人不计日”全诗

《入白沙渚,夤缘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怀天台陆山人》

归人不计日

远屿霭将夕,玩幽行自迟。
归人不计日,流水闲相随。
辍棹古崖口,扪萝春景迟。
偶因回舟次,宁与前山期。
对此瑶草色,怀君琼树枝。
浮云去寂寞,白鸟相因依。
何事爱高隐,但令劳远思。
穷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
吾亦从此去,扁舟何所之。
迢迢江上帆,千里东风吹。


赏析


入白沙渚,夤缘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怀天台陆山人

远屿霭将夕,玩幽行自迟。
归人不计日,流水闲相随。
辍棹古崖口,扪萝春景迟。
偶因回舟次,宁与前山期。
对此瑶草色,怀君琼树枝。
浮云去寂寞,白鸟相因依。
何事爱高隐,但令劳远思。
穷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
吾亦从此去,扁舟何所之。
迢迢江上帆,千里东风吹。

中文译文:

从白沙渚上行了二十五里,来到石窟山下,怀念天台陆山人。

远处的小岛即将暮色降临,我悠闲地漫步在幽静的景色中。
归人不计算着日子,随着流水悠闲地相伴。
停船在古崖口,触摸春景的芬芳稍晚。
偶然因为回舟一刻,不愿与前方的山峦告别。
对着这美丽的瑶草色,留恋着你,我的琼树枝。
飘散的浮云孤独而寂寞,白鸟相互依偎。
为了什么事情而追求高隐,但只希望工作不再忙碌而思念远方。
这些年我一直躺在海峡上,永远望着悲伤的天涯。
我也将从此离去,扁舟何处去。
长长的江上帆,东风吹送着千里之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景和表达了诗人对天台陆山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白沙渚上的景色,表现了自然的宁静美和流水的悠闲。诗中还有对春景的描绘,着重表达了诗人对美丽自然的留恋之情。诗人对远方和远离尘嚣的向往也通过描绘浮云和白鸟的形象来表达。诗人表达了对高隐生活的向往,但也透露了对远离家乡和思念的痛苦。最后,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艘扁舟,在东风的吹送下远离并期待未来的归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思念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纷乱的情感和对远方的向往。整体气氛凝重,意境深远。

“归人不计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rù bái shā zhǔ, yín yuán èr shí wǔ lǐ zhì shí kū shān xià, huái tiān tāi lù shān rén
入白沙渚,夤缘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怀天台陆山人

yuǎn yǔ ǎi jiāng xī, wán yōu xíng zì chí.
远屿霭将夕,玩幽行自迟。
guī rén bù jì rì, liú shuǐ xián xiāng suí.
归人不计日,流水闲相随。
chuò zhào gǔ yá kǒu, mén luó chūn jǐng chí.
辍棹古崖口,扪萝春景迟。
ǒu yīn huí zhōu cì, níng yǔ qián shān qī.
偶因回舟次,宁与前山期。
duì cǐ yáo cǎo sè, huái jūn qióng shù zhī.
对此瑶草色,怀君琼树枝。
fú yún qù jì mò, bái niǎo xiāng yīn yī.
浮云去寂寞,白鸟相因依。
hé shì ài gāo yǐn, dàn lìng láo yuǎn sī.
何事爱高隐,但令劳远思。
qióng nián wò hǎi jiào, yǒng wàng chóu tiān yá.
穷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
wú yì cóng cǐ qù, piān zhōu hé suǒ zhī.
吾亦从此去,扁舟何所之。
tiáo tiáo jiāng shàng fān, qiān lǐ dōng fēng chuī.
迢迢江上帆,千里东风吹。

“归人不计日”平仄韵脚


拼音:guī rén bù jì rì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作者简介


刘长卿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作者介绍


刘长卿的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