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以不疑因杜鹃”出自宋代赵蕃的《反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uàn yǐ bù yí yīn dù juā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断以不疑因杜鹃”全诗:卧闻百舌鸣春风,起睇檐间惟见一。
自惊夫岂鬼神欤,久立恍然神未释。
人能化鸟旧所传,断以不疑因杜鹃。
尔今变化自何物,傥匪败家由败国。
《反舌》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卧闻百舌鸣春风,
我躺着听到百舌鸟在春风中歌唱,
起睇檐间惟见一。
我起身往窗檐看,
只看见一只鸟。
自惊夫岂鬼神欤,
我自己惊讶,难道这是鬼神吗,
久立恍然神未释。
久久地站立,心神仍未平静。
人能化鸟旧所传,
人类能够将鸟儿变成他们所传述的样子,
断以不疑因杜鹃。
断言它并不怀疑是因为杜鹃鸟。
尔今变化自何物,
而现在它变成了什么,
傥匪败家由败国。
难道它不是因为败家而败国。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他躺在床上,听到了百舌鸟的歌声,于是起身往窗边看去,只见一只鸟。诗人感到惊讶,思考这只鸟是否有超自然的力量,他久久地站立着,心绪不平静。诗人思考着人类如何传说着鸟类的变化,同时断言这只鸟并非杜鹃鸟。最后,他询问这只鸟现在变成了什么,是否是因为败家而导致了国家的衰败。
赏析:
《反舌》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对于现象的思考。诗人通过描述百舌鸟的歌唱和自己的观察,引发了对于鸟类变化的疑问和思考。诗人通过这种对于自然现象的思考,间接地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的变迁,以及人类对于变化的追问。整首诗以简约而深刻的方式,寄托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索和意义的追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政治和社会状况的关注。
fǎn shé
反舌
wò wén bǎi shé míng chūn fēng, qǐ dì yán jiān wéi jiàn yī.
卧闻百舌鸣春风,起睇檐间惟见一。
zì jīng fū qǐ guǐ shén yú, jiǔ lì huǎng rán shén wèi shì.
自惊夫岂鬼神欤,久立恍然神未释。
rén néng huà niǎo jiù suǒ chuán, duàn yǐ bù yí yīn dù juān.
人能化鸟旧所传,断以不疑因杜鹃。
ěr jīn biàn huà zì hé wù, tǎng fěi bài jiā yóu bài guó.
尔今变化自何物,傥匪败家由败国。
拼音:duàn yǐ bù yí yīn dù juān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