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五千道德阐”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五千道德阐”出自唐代李峤的《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ǔ qiān dào dé chǎ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五千道德阐”全诗

《经》

五千道德阐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赏析


《经》(文言文):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
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汉朝时,儒家的思想兴盛,邹堂(指邹衍)宣扬了高尚的道德义理。
五千种道德阐述明白了,三百种礼仪规范成就完善了。
青紫袍服只是拾取杂草,黄金储藏只是填满竹篮。
谁会知道那些怀揽高才辩才的人,占据了重要的席位,居于群英之上。

诗意分析:
本诗以叙述的方式表达了儒家学说在汉朝的鼎盛和影响力,以及邹衍对道德和礼仪的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核心理念,诗中提到的五千道德和三百礼仪,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广博和丰富。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的描述,强调了儒家学说注重的是品德和道德修养,而非物质的追求。最后两句“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通过对某些怀有高才辩才之人在社会上地位的凸显,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人才的欣赏和肯定。

赏析:
这首诗以简短的句子描绘了汉朝时儒家思想在社会上的昌盛和影响力,以及邹衍对儒家理念的传播和推崇。通过对道德和礼仪的描述,强调了儒家学说的重要性,并呼应了当时社会对儒家学说的推崇。诗中通过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对道德、品德修养的追求,与物质追求等相比,强调了内在修养的价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那些怀有高才辩才之人的肯定和赞美,将其视为社会精英和群雄之冠。整首诗简短精练,意境清晰,寓意深远,通过对儒家学说和杰出人才的赞颂,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潮。

“五千道德阐”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īng

hàn shì hóng rú shèng, zōu táng dà yì míng.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wǔ qiān dào dé chǎn, sān bǎi lǐ yí chéng.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qīng zǐ fāng shí jiè, huáng jīn tú mǎn yíng. shéi zhī huái yì biàn, zhòng xí guān qún yīng.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五千道德阐”平仄韵脚


拼音:wǔ qiān dào dé chǎn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六铣

作者简介


李峤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作者介绍


李峤的介绍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713)。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天才”。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