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去寻岩桂香中路”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去寻岩桂香中路”出自宋代李弥逊的《送萧德洪赴试建安》,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ù xún yán guì xiāng zhōng l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去寻岩桂香中路”全诗

《送萧德洪赴试建安》

去寻岩桂香中路

鸿鹄不作三年飞,乘秋逸兴高九嶷。
去寻岩桂香中路,趁得御柳风前期。
青钱立登天上选,黄绢共赏人间辞。
汉庭第一公家事,平步凌云要及时。


赏析


《送萧德洪赴试建安》是宋代李弥逊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鸿鹄三年不飞翔,乘着秋风心情豪放。他离开寻找香气弥漫的岩桂之路,趁着风吹拂皇家的柳树之前。在蓝天上飞翔的钱币在高处显赫,黄丝绸共同欣赏人间的离别词。这是国家最重要的公务,必须迅速行动,才能立足于高处,追赶平静的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萧德洪的人离开家乡前往建安参加考试的场景。诗中通过鸿鹄、秋风、岩桂、御柳等意象,将离别之情和壮志豪情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萧德洪的祝福和期望。

诗中的"鸿鹄"象征着高飞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岩桂香"和"御柳风"则是离别的象征,表达了离人的寂寞和伤感之情。"青钱"代表着高官厚禄,"黄绢"则是离别时互赠的礼物,体现了诗人对萧德洪的赞赏和祝福。最后两句"汉庭第一公家事,平步凌云要及时"表达了诗人对萧德洪考试顺利、早日有所作为的期盼。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离别者的祝福和对他前程的殷切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景物的描写和象征的运用,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离别的悲伤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体味到了诗人对离别者的真诚祝福和对他前程的殷切期盼。

“去寻岩桂香中路”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xiāo dé hóng fù shì jiàn ān
送萧德洪赴试建安

hóng hú bù zuò sān nián fēi, chéng qiū yì xìng gāo jiǔ yí.
鸿鹄不作三年飞,乘秋逸兴高九嶷。
qù xún yán guì xiāng zhōng lù, chèn dé yù liǔ fēng qián qī.
去寻岩桂香中路,趁得御柳风前期。
qīng qián lì dēng tiān shàng xuǎn, huáng juàn gòng shǎng rén jiān cí.
青钱立登天上选,黄绢共赏人间辞。
hàn tíng dì yī gōng jiā shì, píng bù líng yún yào jí shí.
汉庭第一公家事,平步凌云要及时。

“去寻岩桂香中路”平仄韵脚


拼音:qù xún yán guì xiāng zhōng lù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