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应重畀临凋郡”出自宋代赵蕃的《代成父送赵信州移知台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yīng zhòng bì lín diāo jù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应重畀临凋郡”全诗:邦人初喜两桥成,诏旨还传易镇荣。
千里溪山如有恨,一川风雨似增情。
未应重畀临凋郡,看即归来侍迩英。
平日空哦海山赋,便思怀谒问经行。
《代成父送赵信州移知台州》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这首诗写了送别赵信州移任台州的场景和情感。
诗中描绘了一个桥梁修建完成的喜庆场景,表达了人们的欢喜之情。这里的"两桥成"指的是建造的两座桥梁,象征着工程的完成和成就。
接着,诗人提到了赵信州受到皇帝的诏旨,调任台州的消息传达到了他手中。这一句"诏旨还传易镇荣"表达了皇帝的命令传达给了赵信州,使他得以转任台州,同时也彰显了他的荣耀和地位的提升。
然而,诗人接着写到,千里之外的溪山仿佛怀有某种怨恨,一川风雨似乎增添了别离的情感。这里的溪山和风雨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未应重畀临凋郡,看即归来侍迩英"表达了诗人希望赵信州能够重归原任,回到自己身旁,共同侍奉皇帝的意愿。这里的"临凋郡"指的是赵信州移任的地方,而"侍迩英"则是指侍奉皇帝。
最后两句"平日空哦海山赋,便思怀谒问经行"表达了诗人对赵信州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海山赋"指的是诗人平时所写的山水诗篇,而"谒问经行"则表示诗人希望赵信州能够继续前行,并向他请教学问和经验。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赵信州的思念和祝福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赋予人的情感,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离别和渴望团聚的情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人际关系。
dài chéng fù sòng zhào xìn zhōu yí zhī tái zhōu
代成父送赵信州移知台州
bāng rén chū xǐ liǎng qiáo chéng, zhào zhǐ hái chuán yì zhèn róng.
邦人初喜两桥成,诏旨还传易镇荣。
qiān lǐ xī shān rú yǒu hèn, yī chuān fēng yǔ shì zēng qíng.
千里溪山如有恨,一川风雨似增情。
wèi yīng zhòng bì lín diāo jùn, kàn jí guī lái shì ěr yīng.
未应重畀临凋郡,看即归来侍迩英。
píng rì kōng ó hǎi shān fù, biàn sī huái yè wèn jīng xíng.
平日空哦海山赋,便思怀谒问经行。
拼音:wèi yīng zhòng bì lín diāo jùn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三问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