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思闻白雪难”出自唐代齐己的《寄曹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ī lǐ sī wén bái xuě ná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诗里思闻白雪难”全诗:旧制新题削复刊,工夫过甚琢琅玕.药中求见黄芽易,诗里思闻白雪难。
扣寂颇同心在定,凿空何止发冲冠。
夜来月苦怀高论,数树霜边独傍栏。
诗词:《寄曹松》
旧制新题削复刊,
工夫过甚琢琅玕。
药中求见黄芽易,
诗里思闻白雪难。
扣寂颇同心在定,
凿空何止发冲冠。
夜来月苦怀高论,
数树霜边独傍栏。
中文译文:
将旧制度重新启动,
功夫过分琢磨琅玕。
能从药材中寻黄芽,
难从诗篇中闻白雪。
孤寂中颇有一致之心,
凿空难止抱冲冠。
夜晚来临,月亮在怀念着高山之论,
孤身独立依靠栏杆儿旁边的数株霜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寄曹松》。诗人借用寄信的方式向友人曹松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苦闷和追求的思考。
首先,诗人抱怨了时下文人遵循旧的写作规则,追求新的题材,却不断削减自己的创作内容。他们过分地琢磨技巧与修辞,而忽略了内在的灵感和情感的流淌。他们用了很多心思来炼制药材,但却很难在自己的诗歌中感受到白雪的纯洁与美丽。
其次,诗人抒发了自己在孤独中思考的心境。他提到了“扣寂”(孤独)和“凿空”(探求)两个词,表达了自己在孤寂中思考的决心和追求的志向。他不满于现实的局限,渴望能突破困境,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能。
最后,诗人在夜晚靠在栏杆旁凝望着霜草,在月光下思索高山之论。这里,月亮和霜草象征着高尚的情感与纯洁的灵感,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观察与思考,能够启示自己,获得创作的力量和启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抒发自己对于写作的思考和苦闷,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追求和对高尚灵感的向往。他批评了时下文人追求技巧而低估灵感的现象,并表达了自己坚持追求真实与高尚的信念。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都很精妙,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
jì cáo sōng
寄曹松
jiù zhì xīn tí xuē fù kān, gōng fū guò shèn zuó láng gān. yào zhōng qiú jiàn huáng yá yì,
旧制新题削复刊,工夫过甚琢琅玕.药中求见黄芽易,
shī lǐ sī wén bái xuě nán.
诗里思闻白雪难。
kòu jì pō tóng xīn zài dìng, záo kōng hé zhǐ fā chōng guān.
扣寂颇同心在定,凿空何止发冲冠。
yè lái yuè kǔ huái gāo lùn, shù shù shuāng biān dú bàng lán.
夜来月苦怀高论,数树霜边独傍栏。
拼音:shī lǐ sī wén bái xuě nán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