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醒中起百忧”出自宋代岳珂的《病中散步六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dú xǐng zhōng qǐ bǎi yōu,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一独醒中起百忧”全诗:病疎酒醆傍茶瓯,一独醒中起百忧。
七尺之躯三寸舌,问渠小大若为谋。
《病中散步六绝》是宋代诗人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疎酒醆傍茶瓯,
一独醒中起百忧。
七尺之躯三寸舌,
问渠小大若为谋。
中文译文:
病痛使我远离美酒,而用清茶代替酒杯,
独自清醒时,百种忧愁纷至。
七尺之躯,却只有三寸的舌头,
我思索着人生的大小事情,是否值得谋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岳珂病中散步的场景为背景,借着描写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内心的思考,抒发了对人生的思索和无奈。诗中通过描绘作者病痛的困扰,表达了他远离美酒,用清茶代替的心境。这里的酒和茶,不仅仅代表着饮料本身,更象征着生活的滋味和情趣。作者由于病痛而无法享受美酒,同时也难以释放内心的烦忧,只能独自清醒地思考百种忧愁。
接着,诗中描述了作者身体的虚弱,七尺的身躯只剩下三寸的舌头。这种对生命脆弱性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无力感和对命运的思考。七尺之躯与三寸舌头的对比,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矛盾和不平衡。在生命的有限时间里,作者开始反思自己所追求的大小事物,思考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对于这种思考是否值得进行谋划。
整首诗以病疾和思考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在病中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命运的无奈。作者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病患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生命的反思和思考。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普遍意义,引发人们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bìng zhōng sàn bù liù jué
病中散步六绝
bìng shū jiǔ zhǎn bàng chá ōu, yī dú xǐng zhōng qǐ bǎi yōu.
病疎酒醆傍茶瓯,一独醒中起百忧。
qī chǐ zhī qū sān cùn shé, wèn qú xiǎo dà ruò wéi móu.
七尺之躯三寸舌,问渠小大若为谋。
拼音:yī dú xǐng zhōng qǐ bǎi yōu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岳珂著述甚富。居于金佗坊时,因痛恨祖父被秦桧陷害,著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书,结集为《金佗粹编》(28卷,续编30卷),为岳飞辩冤,是研究岳飞的重要资料。又著有《桯史》15卷、《玉楮集》8卷、《棠湖诗稿》1卷、《续东几诗余》、《小戴记集解》(稿佚)、《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1卷等。嘉定七年(公元1214),在嘉兴曾主修《嘉禾志》(未成书)。《桯史》以辨明“公是公非”为目的,通过对南宋朝野各阶层人物的言行的记载,表现了他对主战派和投降派人物的鲜明爱憎。书中所载之事,大都翔实可信。如《乾道受书礼》、《(范石湖)一言悟主》、《开禧北征》等条,可补史传之阙。其中对文人轶事的记载,诗文作品的转录,可资辑佚、校勘,也有助文学史研究。
所著《玉楮集》8卷,有《三恬堂丛书》本。《棠湖诗稿》1卷,有《丛书集成》本。《金陀粹编》28卷,《续编》30卷,有清刊本。《愧郯录》15卷,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宋少保岳鄂王行实编年》2卷,有《明辨斋丛书》本。《宝真斋法书赞》28卷,有《丛书集成》本。《桯史》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岳珂诗集有《棠湖诗稿》1卷,收宫词100首,作于端平元年(公元1234)同年编纂《岳氏宗谱》。宫词原系歌咏宫闱生活的词体,他因侄子自汴从军而归,追想东京盛时,写下了这组诗以系哀思。但诗中所写,有与事实不符的,《四库全书总目》疑为后人拟作,嫁名于珂。又有《玉楮集》8集,收嘉熙二年(公元1238)至四年(公元1240)的诗作共385篇。他的诗缺乏社会内容,仅有1篇《夏旱三首》写到农家生活。其他作品“虽时伤浅露”,“而轩爽磊落,气格亦有可观”(《四库全书总目·玉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