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意正悠悠”出自唐代皇甫冉的《归渡洛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ǐ yì zhèng yōu yōu,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意正悠悠”全诗:暝色赴春愁,归人南渡头。
渚烟空翠合,滩月碎光流。
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
谁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归渡洛水》是唐代皇甫冉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一个归人南渡洛水的场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夜幕降临,我带着春天的忧愁,回到南渡洛水的岸头。
湖水上的薄雾笼罩着碧绿的草木,月光在水面上闪烁。
澧浦的岸边长满了芳草,沧浪江上有人钓鱼船。
谁能明白放下忧愁的人,此时意境正幽远深远。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归人南渡洛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忧愁和无尽的思绪。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与主人公内心的忧愁形成了对比。这首诗词感叹了人生的孤独和迷茫,以及思乡的情感。
赏析:
1. 诗中运用了暮色、渚烟、滩月等意象,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场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诗中的归人南渡洛水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渴望回到故土的渴望之情。
3. 通过描写澧浦的芳草和沧浪江上的钓鱼船,使诗词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的风情。
4. 最后两句“谁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歌在静谧之中流露出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意境。
5. 这首诗词用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伤和忧愁,既凸显了人的孤独感,又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总的来说,《归渡洛水》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归人南渡洛水的景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体现,表达了作者的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深情厚意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给人以一种离愁与思乡的感受。
guī dù luò shuǐ
归渡洛水
míng sè fù chūn chóu, guī rén nán dù tóu.
暝色赴春愁,归人南渡头。
zhǔ yān kōng cuì hé, tān yuè suì guāng liú.
渚烟空翠合,滩月碎光流。
lǐ pǔ ráo fāng cǎo, cāng láng yǒu diào zhōu.
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
shéi zhī fàng gē kè, cǐ yì zhèng yōu yōu.
谁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拼音:cǐ yì zhèng yōu yōu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皇甫冉才华横溢,佳作颇多,留给后人的有《皇甫冉诗集》3卷、《全唐诗》收其诗2卷,补遗7首,共241首。诗歌多写离乱漂泊、宦游隐逸、山水风光。诗风清逸俊秀,深得高仲武赞赏。《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新唐书·传文艺》、《唐诗纪事》卷二七、《唐才子传》卷三。
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由盛而衰。处在此时此境,他所赋诗文,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状况。皇甫冉寓居义兴,对义兴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题咏颇多。有《荆溪夜湍》、《洞灵观》、《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等著名诗作。如《荆溪夜湍》云:“惊湍流不极,夜渡识云岑。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方同七里路,更逐五湖心。揭厉朝将夕,潺谖古望今。花源若许到,虽远亦相寻。”《洞灵观》云:“孤烟灵洞远,积雪暮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明月开金篆,焚香人木兰。”《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云:“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便可过。处处艺兰春浦绿,萋萋藉草远山多。壶觞须就陶彭泽,风俗犹传晋永和。更使轻桡随转去,微风落日水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