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生朔漠”出自唐代齐己的《谢王先辈寄毡》,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ìng sī shēng shuò mò,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静思生朔漠”全诗:深谢高科客,名毡寄惠重。
静思生朔漠,和雪长蒙茸。
折坐资禅悦,铺眠减病容。
他年从破碎,担去卧孤峰。
《谢王先辈寄毡》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诗作。诗人表达了对王先辈高风亮节的敬佩之情,并感激他赠送名贵的毡席。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静坐思考,感叹自然的美妙与壮丽,同时也借此寄托了自己对心境的平静和身心的舒适。
诗中提到了王先辈送来的毡席,毡席是皇帝或贵族常用的温暖的地毯,寓意着毡席主人的高贵身份。诗人深深感谢王先辈送来的这份礼物,表达了他对虚荣物质的淡薄和对真情的珍视。
诗人坐在毡席上,静静思考着北方辽阔广袤的沙漠。北方的雪覆盖了大地,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毛茸茸的外衣。诗人通过描绘这纯净的雪景,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诗人折坐在毡席上,享受着禅悦的心境,平静而舒适。他躺在毡席上,感觉到身心疾病的减轻,得到了治愈。通过描述自己在毡席上的体验,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喜悦和感恩之情。
最后,诗人预示着自己将来可能会遭遇磨难和孤独,表示将来他将带上这份名贵的毡席,踏上孤峰。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未来困境的勇敢面对和承担的决心。
总之,诗人通过感激和赞美王先辈赠送的毡席,表达了他对纯净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对内心平静舒适的渴望,展示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真情的珍重,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困境的勇敢面对和承担的决心。
xiè wáng xiān bèi jì zhān
谢王先辈寄毡
shēn xiè gāo kē kè, míng zhān jì huì zhòng.
深谢高科客,名毡寄惠重。
jìng sī shēng shuò mò, hé xuě zhǎng méng róng.
静思生朔漠,和雪长蒙茸。
zhé zuò zī chán yuè, pù mián jiǎn bìng róng.
折坐资禅悦,铺眠减病容。
tā nián cóng pò suì, dān qù wò gū fēng.
他年从破碎,担去卧孤峰。
拼音:jìng sī shēng shuò mò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