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去年人壮今年老”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去年人壮今年老”出自清代尤侗的《煮粥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ù nián rén zhuàng jīn nián lǎ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去年人壮今年老”全诗

《煮粥行》

去年人壮今年老

去年散米数千人,今年煮粥才数百。
去年领米有完衣,今年啜粥见皮骨。
去年人壮今年老,去年人众今年少。
爷娘饿死葬荒郊,妻儿卖去辽阳道。
小人原有数亩田,前年尽被豪强圈。
身与庄头为客作,里长尚索人丁钱。
庄头水涝家亦苦,驱逐佣工出门户。
今朝有粥且充饥,那得年年靠官府!
商量欲向异方投,携男抱女充车牛。
纵然跋步经千里,恐是逃人不肯收。


赏析


《煮粥行》是清代诗人尤侗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煮粥行

去年散米数千人,
今年煮粥才数百。
去年领米有完衣,
今年啜粥见皮骨。
去年人壮今年老,
去年人众今年少。
爷娘饿死葬荒郊,
妻儿卖去辽阳道。
小人原有数亩田,
前年尽被豪强圈。
身与庄头为客作,
里长尚索人丁钱。
庄头水涝家亦苦,
驱逐佣工出门户。
今朝有粥且充饥,
那得年年靠官府!
商量欲向异方投,
携男抱女充车牛。
纵然跋步经千里,
恐是逃人不肯收。

诗词中文译文:

去年散米数千人,
今年煮粥才数百。
去年领米有完衣,
今年啜粥见皮骨。
去年人壮今年老,
去年人众今年少。
爷娘饿死葬荒郊,
妻儿卖去辽阳道。
小人原有数亩田,
前年尽被豪强圈。
身与庄头为客作,
里长尚索人丁钱。
庄头水涝家亦苦,
驱逐佣工出门户。
今朝有粥且充饥,
那得年年靠官府!
商量欲向异方投,
携男抱女充车牛。
纵然跋步经千里,
恐是逃人不肯收。

诗意和赏析:
《煮粥行》这首诗词描绘了清代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困境。诗人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农民在饥荒年景中的无奈和苦难。

诗的开头描述了去年有数千人散粮食,而今年却只能煮粥供应数百人。这对比暗示了粮食减少的情况,人们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去年领到的米粮足够做衣服,而今年只能喝粥,看到了皮骨。

诗中还描述了去年人们壮健,而今年已经老去;人口数量也减少了。父母饿死被埋在荒郊,妻儿被卖到辽阳道。小人原本有一些田地,前年都被豪强霸占。诗人自己成了庄头的客人,里长还向他索取人丁和钱财。庄头经历水涝,家庭同样苦难,被驱逐的佣工无家可归。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现状的抱怨和无奈。诗人说现在有一些粥可以充饥,但他并不能依靠官府来年年解决问题。他商量着要离开,向其他地方寻求生计,携带家人和财产。然而,他担心即使跋涉千里,逃亡的人也不一定会被接纳。

整首诗通过描述农民的困境和无奈,展现了清代农民的贫困和生活的艰辛。诗人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粮食减少、人口减少、土地被侵占、灾害和贫困等情况,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向读者展现了农民阶层的苦难和无奈,引发人们对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尤侗的《煮粥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使读者对贫困和社会不公产生共鸣。这首诗词通过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民的困境和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渴望,反映了尤侗对清代社会问题的关注。

总之,《煮粥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通过诗人对农民生活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贫困和社会不公的不满,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首诗词在清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也展示了尤侗作为诗人的敏锐触觉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去年人壮今年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ǔ zhōu xíng
煮粥行

qù nián sàn mǐ shù qiān rén, jīn nián zhǔ zhōu cái shù bǎi.
去年散米数千人,今年煮粥才数百。
qù nián lǐng mǐ yǒu wán yī, jīn nián chuài zhōu jiàn pí gǔ.
去年领米有完衣,今年啜粥见皮骨。
qù nián rén zhuàng jīn nián lǎo, qù nián rén zhòng jīn nián shào.
去年人壮今年老,去年人众今年少。
yé niáng è sǐ zàng huāng jiāo, qī ér mài qù liáo yáng dào.
爷娘饿死葬荒郊,妻儿卖去辽阳道。
xiǎo rén yuán yǒu shù mǔ tián, qián nián jǐn bèi háo qiáng quān.
小人原有数亩田,前年尽被豪强圈。
shēn yǔ zhuāng tóu wèi kè zuò, lǐ cháng shàng suǒ rén dīng qián.
身与庄头为客作,里长尚索人丁钱。
zhuāng tóu shuǐ lào jiā yì kǔ, qū zhú yōng gōng chū mén hù.
庄头水涝家亦苦,驱逐佣工出门户。
jīn zhāo yǒu zhōu qiě chōng jī, nà de nián nián kào guān fǔ!
今朝有粥且充饥,那得年年靠官府!
shāng liáng yù xiàng yì fāng tóu, xié nán bào nǚ chōng chē niú.
商量欲向异方投,携男抱女充车牛。
zòng rán bá bù jīng qiān lǐ, kǒng shì táo rén bù kěn shōu.
纵然跋步经千里,恐是逃人不肯收。

“去年人壮今年老”平仄韵脚


拼音:qù nián rén zhuàng jīn nián lǎo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作者简介


尤侗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作者介绍


尤侗的诗文轶事

  清初文人尤侗写过一篇著名的游戏八股文《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收在《西堂杂俎》里,王士禛《池北偶谈》中说:“近见江左黄九烟周星作‘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制义七篇,亦极游戏致。” 这篇八股文的最后云:“有双文之秋波一转,宜小生之眼花缭乱也哉!抑老僧四壁画西厢,而悟禅恰在个中,盖一转也,情禅也,参学人试于此下一转语。”所谓“四壁画西厢”,出自明末张岱《快园道古》卷四:邱琼山过一寺,见四壁俱画西厢,曰:空门安得有此?僧曰:老僧从此悟禅。问:从何处悟?僧曰:老僧悟处在“临去秋波那一转”。

  话说尤侗的这篇游戏八股传到宫中,康熙见而喜之,读到最后一句“参学人试于此下一转语”,便对身边的国师宏觉和尚说:“请老和尚下。”宏觉说:“这不是山僧的境界。”当时另一首座和尚也在旁,康熙又问他如何。首座说:“不风流处也风流。”康熙听了哈哈大笑。

尤侗的生平

  尤侗生于万历四十六年四月(1618年6月),祖籍苏州府长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其家世代书香,自称是“簪缨不绝”。其父为明太学生,但终生未仕,在家课子。尤侗五岁开始居家习读四书五经,受业于其父祖。其天资聪颖,喜读《史记》、《离骚》等,以博闻强记闻名乡里,世人称其为“神童”,并入学为诸生,一时间颇负才名。

  顺治三年(1646年)副榜贡生,顺治帝曾称誉尤侗是“真才子”,惜六入考场皆名落孙山,九年授永平(今河北卢龙)推官。曾在衙署门柱撰写了一副楹联:“推论官评,有公是,有公非,务在扬清激浊;析理刑法,无失入,无失出,期于扶弱锄强。”顺治十三年(1656年)春,他以大清典律杖责鱼肉乡里的“旗丁”后,反遭弹劾,刑部以“擅责投充”,例应革职,改为降二级调用。尤侗不等降级调用,愤然辞官,当年七月偕同妻儿返回故里,“拜见父母,悲喜交集”。决定从此收心归隐,自号“晦庵”,将居处改为“看云草堂”,取杜甫诗意“年过半百不如意,明日看云还杖藜”。尤侗精通南曲(昆曲)北曲,以一腔忧愤创作了许多剧本,杂剧《读离骚》、《吊琵琶》、《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五种,及传奇《钧天乐》,均在顺治十三年至康熙七年间(1656年~1668年)完成。

  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诏入选博学鸿词科,以二等十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参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受知两朝,恩礼始终”。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长子尤珍高中进士,完成了他一生未了“科名”夙愿,于是慨然引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吾年逾六十,子幸成名,可以休矣!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史局以撰述第一的成就致仕返乡,归隐苏州亦园。书斋名为“西堂”,故自号“西堂老人”。后在苏州城滚绣坊建有园林,面积约十亩,定十景名为:南园春晓、草阁凉风、葑溪秋月、寒村积雪、绮陌黄花、水亭菡萏、平畴禾黍、西山夕照、层城烟火、沧浪古道。

  康熙三十八年南巡,尤侗年近八旬仍亲迎于道,三月十八日恰逢康熙帝诞辰,作《万寿词》以祝寿,“上嘉焉,赐御书。‘鹤栖堂’匾额”。四十二年康熙帝再度南巡,晋为侍讲。时人比之为李白。隔年六月因年老逝于家中,葬于苏州西郊太湖边光福镇官山姚姊坞。

尤侗的文学成就

  尤侗才情敏捷,文名早著。曾以《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制义以及《读离骚》乐府流传禁中,受顺治帝赏识;在史馆时进呈《平蜀赋》,又受康熙帝赏识,所谓“受知两朝,恩礼始终”(潘耒《尤侍讲艮斋传》)。他的诗文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人所传诵。所撰《西堂杂俎》盛行于世,但辞赋、铭赞、应俗、游戏之作,十之八九格调不高。自序说:“雕虫之技,悔已难追;鸡肋之余,弃复可惜”,故名“杂俎”而不以“文集”标目。但他所撰的《艮斋倦稿》,在评文论学方面,却写得比较认真而扎实。

  尤侗论诗,将唐宋置于平等地位,认为:“取唐之美者与宋之恶者,则元白必笑苏黄之拙;取宋之美者与唐之恶者,则李杜不如杨陆之工”,“平而论之,二代之诗美恶不相掩也。”(《宋诗选序》)他所作的诗,则以“性情自在”为尚。王士祯评论其诗“如万斛泉,随地涌出,时出世间,辩才无碍,要为称其心之所欲言”(《西堂全集序》);沈德潜说他“四十至六十时诗,开阖动荡,轩昂顿挫,实从盛唐诸公中出也”(《清诗别裁集》)。总之,其诗笔调酣畅,格调多样。但数量既多,不免有信手敷衍、浮浅油滑的弊病。从内容上说,《老农》、《杀蝗》、《苦雨行》、《散米谣》、《纪赈》、《煮粥行》、《出关行》、《忧盗行》、《民谣》等早、中年所作的长篇古风,颇关注于现实社会,对人民疾苦也很表同情,多有可取。《拟明史乐府》100首、《外国竹枝词》100首及《土谣》10首,歌咏明代史事,描述清初交往各国和边疆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同时吸收了乐府民歌的表现手法,清新风趣,别具一格。

  尤侗亦能词曲,著有《百末词》6卷,自称是“《花间》、《草堂》之末”;又有《钧天乐》、《读离骚》、《吊琵琶》、《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等杂曲传奇6种,汇入《西堂曲腋》,在当时流传颇广。

  尤侗著作浩繁,大都收入《西堂全集》61卷和《余集》共135卷中;“著书之多,同时毛奇龄外,甚罕其匹”。另有《鹤栖堂集》诗、文各3卷,是晚年作品。由于《西堂杂俎》乾隆时因“有乖体例,语多悖逆”,被列为禁书,所以其集《四库全书》不收。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