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临水黯愁生”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将之京师杂别(六首选—)》,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ēng shān lín shuǐ àn chóu shē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登山临水黯愁生”全诗:翩与归鸿共北征,登山临水黯愁生。
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
五夜壮心悲伏枥,百年左计负躬耕。
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
《将之京师杂别(六首选—)》是清代黄景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翩与归鸿共北征,
登山临水黯愁生。
江南草长莺飞日,
游子离邦去里情。
五夜壮心悲伏枥,
百年左计负躬耕。
自嫌诗少幽燕气,
故作冰天跃马行。
译文:
轻盈的归鸿与我一同北上远征,
登上山巅,俯瞰水边,忧愁油然而生。
江南的草地长满了莺鸟,阳光明媚,
离乡的游子心中充满离别之情。
五个长夜里,豪情壮志使我悲伤地躺在马厩中,
百年的计划都托付给了自己的双手。
自嘲诗作中缺乏幽燕的风骨,
所以才做出像冰天一般高傲的马踏飞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离乡别亲、远行北上的心情和思考。诗人以自己与归鸿一同北征的形象开篇,归鸿象征着归途和回归的希望。然而,当登上高山、俯瞰江水时,诗人感到忧愁油然而生,这可能是因为离别和远行所带来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中提到江南的景色,草长莺飞、阳光明媚,反衬出离乡的游子的离情别绪。五个夜晚中,诗人壮志凌云,但却沮丧地躺在马厩中,表现出他对离乡之行的悲伤和思考。百年来,他一直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辛勤耕耘,但计划似乎未能如愿,这使他倍感沉重。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作品的自我评价。他自嘲自己的诗作缺乏幽燕(指古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才情),因此故意做出冰天跃马的形象,以显示自己的高傲和自信。
整首诗词通过表达游子离乡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忧愁和自嘲。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自身的比喻,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现实境遇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既带有离愁别绪的情感色彩,又透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深思熟虑。
jiāng zhī jīng shī zá bié liù shǒu xuǎn
将之京师杂别(六首选—)
piān yǔ guī hóng gòng běi zhēng, dēng shān lín shuǐ àn chóu shēng.
翩与归鸿共北征,登山临水黯愁生。
jiāng nán cǎo zhǎng yīng fēi rì, yóu zǐ lí bāng qù lǐ qíng.
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
wǔ yè zhuàng xīn bēi fú lì, bǎi nián zuǒ jì fù gōng gēng.
五夜壮心悲伏枥,百年左计负躬耕。
zì xián shī shǎo yōu yàn qì, gù zuò bīng tiān yuè mǎ xíng.
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
拼音:dēng shān lín shuǐ àn chóu shēng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黄景仁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祖黄大乐,为高淳校官。父黄之掞,为县学生。黄景仁4岁丧父,十二岁祖父去世,十六岁时唯一的哥哥罹病身亡。黄景仁依赖母亲屠氏养成,八岁能制举文,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前常州府知府潘君恂、武进县知县王君祖肃,尤奇赏之”。17岁补博士弟子员,于宜兴氿里读书,与汪中友好,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乾隆三十一年,于江阴遇同邑洪亮吉,各为诗歌,人们评价说,黄诗似李白,洪诗学杜甫,因此时称“洪黄”。次年,黄景仁娶赵夫人。
乾隆三十三年(1768),黄景仁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在朱筠幕,于采石矶的太白楼宴会上即席所赋《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传诵一时。他在二十四岁生日时写的自寿词《沁园春》非常伤感:
苍苍者天,生我何为?令人慨慷。叹其年难及,丁时已过;一寒至此,辛味都尝。似水才名,如烟好梦,断尽黄齑苦笋肠。临风叹,只六旬老母,苦节难偿。男儿堕地堪伤,怪二十、何来镜里霜。况笑人寂寂,邓曾拜衮;所居赫赫,周已称郎。寿岂人争,才非尔福,天意兼之忌酒狂。当杯想,想五湖三亩,是我行藏。
乾隆四十年(1775),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乾隆四十三(1778),受业于鸿胪寺少卿王昶门下。家境日贫,在北京从伶人乞食,粉墨登场,入陕西巡抚毕沅幕府,毕沅替他捐补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黄景仁35岁,为债家所迫,乃北走太行,抱病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友人洪亮吉持其丧以归。
现代作家郁达夫的小说《采石矶》系以黄景仁为故事主角,两人经历颇为相似。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所作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如《病中杂成》:“冻蝇僵壁飞无力,雨露栖松翅倒垂。”他的《别老母》、《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微病简诸故人》、《旅夜》、《杂感四首》、《癸巳除夕偶成》等,都写得低沉苍凉,但语调清新,感情真挚动人。他还作有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如《感旧》、《感旧杂诗》、《绮怀》等;有些诗写得慷慨豪迈,如《少年行》:“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还有《观潮行》、《后观潮行》、《太白墓》等。有些刻画山水景物或人情世态的诗篇,也写得细致生动,如《黄山松歌》、《天门山》、《献县汪丞座中观伎》等;有些怀古咏史的诗篇,也能别出新意,如《虞忠肃祠》、《寿阳怀古》、《凤山南宋故内》等。翁方纲曾为黄景仁的诗集作序,评论说:“故其为诗,能诣前人所未造之地,淩、厉、奇、矫,不主故常。”洪亮吉为他写《行状》,评论说:“自湖南归,诗益奇肆,见者以为谪仙人复出也。后始稍稍变其体,为王、李、高、岑,为宋元诸君子,又为杨诚斋,卒其所诣,与青莲(李白)最近。”王昶为黄景仁写《墓志铭》,评其诗说:“上自汉魏,下逮唐宋,无弗效者,疏瀹灵腑,出精入能,刻琢沉挚,不以蹈袭剽窃为能。”包世臣评价黄景仁“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黄景仁的《杂感》有一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可以看出他诗的风格和创造性。情调比较感伤低沉的作品则最能体现其诗文成就,如《绮怀》第十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亦属言情绝唱。困顿语易工,此言甚当。
后世评黄氏诗多云“愁苦辛酸”,如瞿秋白有句“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但这只是其诗的一个层面,其古风常具幽并豪侠气,是学太白而真能得其神者。“虚光四来指毛发,杀气迅走兼英灵”,如此句名曰题画咏鹰,实为自身写照。一生穷愁,但却傲岸不群。生前落落寡欢,死后声明不彰。后世之有心人能不为之泣下数行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些原本是少陵评价太白之语,但挪用到黄仲则身上亦无不恰切!就以最心仪、最能彰显黄仲则潇洒独行之魅力的《癸巳除夕偶成》(其一)作结吧: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黄景仁亦能词,词作明白晓畅,擅长白描,但含蓄不够。其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