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夭娇排霄去”出自宋代李廌的《笋箨笔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áng gān yāo jiāo pái xiāo qù,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琅玕夭娇排霄去”全诗:琅玕夭娇排霄去,败箨平阶聊贮储。
付与管城汤沐地,何须毛颖号中书。
《笋箨笔诗》是宋代诗人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琅玕夭娇排霄去,
败箨平阶聊贮储。
付与管城汤沐地,
何须毛颖号中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和使用来表达诗人的心情。
诗的开头是"琅玕夭娇排霄去",这里的"琅玕"指的是竹笋,"夭娇"形容竹笋嫩嫩的样子,"排霄去"意味着竹笋向天空延伸生长。这句话通过描绘竹笋的生长过程,表达了生机勃勃、向上向善的意象。
接着,诗人写道"败箨平阶聊贮储","败箨"指的是已经长大的竹子的枝叶,"平阶"表示其平铺在台阶上,"聊贮储"表示将之保存下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欣赏竹子的姿态和自然之美,将竹子的枝叶摆放在台阶上保存下来,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和美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付与管城汤沐地,何须毛颖号中书",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用途和价值的思考。"付与"表示将竹子交给,"管城汤沐地"指的是竹子被用来制作盥洗用具的地方,"毛颖"是指毛笔,"号中书"表示书写用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多样化利用,既将其用于日常生活,又将其用于书写,强调了竹子的实用性和文化价值。
整首诗词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竹子的珍视。同时,诗人通过竹子的生长和使用,寄托了他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理解和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共融,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sǔn tuò bǐ shī
笋箨笔诗
láng gān yāo jiāo pái xiāo qù, bài tuò píng jiē liáo zhù chǔ.
琅玕夭娇排霄去,败箨平阶聊贮储。
fù yǔ guǎn chéng tāng mù dì, hé xū máo yǐng hào zhōng shū.
付与管城汤沐地,何须毛颖号中书。
拼音:láng gān yāo jiāo pái xiāo qù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答赵士舞德茂宣义论宏词书》是重要的文学批评作品。《师友谈记》1卷,记载了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关于治学为文的言论。为研究宋代文学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赵令畤(德麟)元符元年(一o九八)官襄阳。行槖中诸画,廌皆为评品之曰《德隅斋画品》。赵序有"鉴裁明当,语胜理诣,翰墨娟秀"之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称其"妙中理解"。卒年五十一。《四部总录艺术编》诗歌以七古和七绝为佳。内容多写山水和羁旅,亦有赠答、题画等作品。风格雄健奇丽。著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今本8卷是从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辑出。《师友谈记》有《丛书集成》本。《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