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取扁舟归去好”出自宋代周紫芝的《渔家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n qǔ piān zhōu guī qù hǎo,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唤取扁舟归去好”全诗:遇坎乘流随分了。
鸡虫得失能多少。
儿辈雌黄堪一笑。
堪一笑。
鹤长凫短从他道。
几度秋风吹梦到。
花姑溪上人空老。
唤取扁舟归去好。
归去好。
孤篷一枕秋江晓。
《渔家傲》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紫芝。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遇坎乘流随分了。
鸡虫得失能多少。
儿辈雌黄堪一笑。
堪一笑。
鹤长凫短从他道。
几度秋风吹梦到。
花姑溪上人空老。
唤取扁舟归去好。
归去好。
孤篷一枕秋江晓。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渔家生活的自豪和淡泊。诗人通过渔家人的视角,表达了对命运的顺从和对得失的淡然态度。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渔家人的视角,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遇坎乘流随分了”,表达了渔家人对命运的顺从,以及对人生起伏的接受和随遇而安的态度。接着,“鸡虫得失能多少”,用鸡和虫子来象征微小的得失,意味着渔家人对于世俗纷扰和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儿辈雌黄堪一笑,堪一笑”,表达了对世事变幻、人生百态的轻松看待,以及对世俗争斗的不屑一顾。随后,“鹤长凫短从他道”,通过对自然界中鹤和凫的比喻,传达了渔家人对自然法则的顺应和对生活的随遇而安。
接下来,“几度秋风吹梦到”,描绘了诗人多次在秋风中追忆往事的情景,流露出对光阴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感慨。然后,“花姑溪上人空老”,以花姑溪上的人物形象,抒发了对时光消逝、人事易逝的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唤取扁舟归去好,归去好。孤篷一枕秋江晓”,表达了对安于现状、回归平凡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孤篷一枕秋江晓的描写,寄托着对寂静、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映照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渔家人的视角,表达了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深深的启示和思考。
yú jiā ào
渔家傲
yù kǎn chéng liú suí fēn le.
遇坎乘流随分了。
jī chóng dé shī néng duō shǎo.
鸡虫得失能多少。
ér bèi cí huáng kān yī xiào.
儿辈雌黄堪一笑。
kān yī xiào.
堪一笑。
hè cháng fú duǎn cóng tā dào.
鹤长凫短从他道。
jǐ dù qiū fēng chuī mèng dào.
几度秋风吹梦到。
huā gū xī shàng rén kōng lǎo.
花姑溪上人空老。
huàn qǔ piān zhōu guī qù hǎo.
唤取扁舟归去好。
guī qù hǎo.
归去好。
gū péng yī zhěn qiū jiāng xiǎo.
孤篷一枕秋江晓。
拼音:huàn qǔ piān zhōu guī qù hǎo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仄韵) 去声二十号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周紫芝,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少时家贫,勤学不辍,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绍兴十七年(1147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为政简静,晚年隐居九江庐山。谀颂秦桧父子,为时论所嘲。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从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游,往来甚密。
以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譬如《踏莎行》写离人别情:“游丝飞絮,斜阳烟渚,愁情无数。”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景物迷离。堪称难得 的上乘之作。其中“泪珠阁定空相觑”一句的用词尤其巧妙,最后这一问更是催人泪下。其他如《生查子》、《西江月》、《菩萨蛮》、《谒金门》、《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仓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诗话》一卷、《竹坡词》三卷。存词150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诗在南宋之初特为杰出,无豫章生硬之弊,亦无江湖末派酸饀之习。”《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六集部四云:“凡乐府诗二十七卷、文四十三卷,紫芝年过六十始通籍,而集中谀颂秦桧父子者,连篇累牍,殆于日暮途远,倒行逆施。其诗在南渡之初,则特为秀出,足以继眉山之后尘,伯仲于石湖剑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