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艾深迷古径苔”出自宋代王之道的《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āo ài shēn mí gǔ jìng tái,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蒿艾深迷古径苔”全诗:蒿艾深迷古径苔,荒凉菊坞与松栽。
稻田正似人无几,赖有高僧伴我来。
《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是王之道所作的两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一同游览的情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对伴侣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感悟。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蒿艾深迷古径苔,
荒凉菊坞与松栽。
稻田正似人无几,
赖有高僧伴我来。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自然和友谊的美好。诗人描述了蒿艾丛生、古径上长满了苔藓,菊花坞和松树被荒凉所环绕的景象。在这个荒凉的环境中,稻田显得格外寂静,仿佛没有人烟。然而,诗人感激有一位高僧陪伴自己来到这里,与他一同欣赏这美丽的自然。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传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蒿艾深深地覆盖了古老的小径,显示出时间的流逝以及自然的力量。荒凉的菊坞和松树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坚韧。尽管稻田显得空旷,它却在静默中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生机。而高僧的出现,则强调了友谊和精神的支持,使诗人在这个荒凉的环境中不感孤单。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传递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友谊之重要性的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对荒凉环境中的孤单与寂静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意境和对自然与人情感的融合,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hé yàn féng dì jiǎn xiāng shān gǔ shàng rén èr shǒu
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
hāo ài shēn mí gǔ jìng tái, huāng liáng jú wù yǔ sōng zāi.
蒿艾深迷古径苔,荒凉菊坞与松栽。
dào tián zhèng shì rén wú jǐ, lài yǒu gāo sēng bàn wǒ lái.
稻田正似人无几,赖有高僧伴我来。
拼音:hāo ài shēn mí gǔ jìng tái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与兄王之义、弟王之深同登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调和州历阳县丞,摄乌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为军,朝廷任命为镇抚司参谋官。
宋高宗赵构(南宋建立者)绍兴年间,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20年。
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历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即退休)。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病逝,享年76岁。
著有《相山集》30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26卷、《宋史·艺文志》作25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为30卷,其中诗15卷。诗以影印清文溯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