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人情钩饵惊鱼去”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人情钩饵惊鱼去”出自宋代何梦桂的《汾阳诸公招徐祥叔归代之答谢》,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qíng gōu ěr jīng yú qù,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人情钩饵惊鱼去”全诗

《汾阳诸公招徐祥叔归代之答谢》

人情钩饵惊鱼去

富贵男儿昼锦衣,天涯漂泊众心违。
人情钩饵惊鱼去,世界瓶羅碍雀飞。
隐去甘从山鬼唤,狎游宁堕海翁机。
草堂犹在终归去,只恐风尘白发微。


赏析


《汾阳诸公招徐祥叔归代之答谢》是宋代诗人何梦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富贵男儿白天穿锦衣,
却在天涯漂泊心情不合众人意。
人情的诱惑惊起了鱼儿的离去,
世俗的琐事阻挡了鸟儿的飞翔。
隐居山林,甘愿被山鬼呼唤,
放浪形骸,宁愿沦为海翁的玩物。
草堂依然在那里,但终究要离去,
只怕风尘之中白发渐生微微。

诗意:
《汾阳诸公招徐祥叔归代之答谢》描绘了一个富贵男子的心境和人生追求。诗人通过对男子的描写,抒发了对世俗富贵生活的不满和追求自由隐逸的向往。男子原本富贵而受人敬仰,却感到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他的心与世俗的期待不符,因此选择了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自由。然而,世俗的纷扰和琐事仍然困扰着他,使他无法真正摆脱尘世的束缚。诗人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种种困扰和束缚的反思。

赏析:
《汾阳诸公招徐祥叔归代之答谢》以简练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富贵生活的批判和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男子的富贵与漂泊、心情与众人的意见、鱼儿的离去与鸟儿的飞翔的对比,凸显了男子的内心矛盾和追求自由的心情。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山鬼、海翁等形象,表达了男子对于隐居和放浪生活的不同选择,展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尘世的厌倦。

诗词中的草堂作为男子追求自由的象征,以及风尘白发微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忧虑。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男子内心的挣扎、追求和忧愁,给予读者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总的来说,《汾阳诸公招徐祥叔归代之答谢》通过对一个男子心境的描写,抒发了对世俗富贵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人情钩饵惊鱼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én yáng zhū gōng zhāo xú xiáng shū guī dài zhī dá xiè
汾阳诸公招徐祥叔归代之答谢

fù guì nán ér zhòu jǐn yī, tiān yá piāo bó zhòng xīn wéi.
富贵男儿昼锦衣,天涯漂泊众心违。
rén qíng gōu ěr jīng yú qù, shì jiè píng luó ài què fēi.
人情钩饵惊鱼去,世界瓶羅碍雀飞。
yǐn qù gān cóng shān guǐ huàn, xiá yóu níng duò hǎi wēng jī.
隐去甘从山鬼唤,狎游宁堕海翁机。
cǎo táng yóu zài zhōng guī qù, zhǐ kǒng fēng chén bái fà wēi.
草堂犹在终归去,只恐风尘白发微。

“人情钩饵惊鱼去”平仄韵脚


拼音:rén qíng gōu ěr jīng yú qù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作者简介


何梦桂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作者介绍


何梦桂的介绍

  何梦桂 (1229—1303),字岩叟,别号潜斋,谥号文建,宋淳安文昌人(今浙江淳安县文昌镇文昌村)。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自幼从学于名师夏讷斋先生,深受教益。咸淳元年(1265年)省试第一,举进士,廷试第三名(即“探花”)。其侄何景文,亦登同榜进士。宋度宗得知何梦桂与黄蜕、方逢辰同堂就读于石峡书院,故御书“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的联句相赠。梦桂初为台州军判官,历官太常博士,咸淳十年(1274年)任监察御史。曾任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富昌(后改名文昌)小酉源,元至元中,御史程文海推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屡召不赴。著书自娱,终老家中。学者称之为“潜斋先生”。梦桂精于易,所著有《易衍》、《中庸致用》诸书,其《潜斋文集》11卷,收入《四库全书》,《四库总目》并传于世。现何家家谱百字歌为文建公所编。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