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村林有虎”出自唐代方干的《过黄州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àng cūn lín yǒu hǔ,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傍村林有虎”全诗:弭节齐安郡,孤城百战残。
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
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
黍离缘底事,撩我起长叹。
过黄州作
弭节齐安郡,
孤城百战残。
傍村林有虎,
带郭县无官。
暮角梅花怨,
清江桂影寒。
黍离缘底事,
撩我起长叹。
中文译文:
经过黄州之地
平息齐安的军械,
孤城中经历百战有余仍散发余热。
邻近农村的森林中有虎,
环绕城郭的县城却没有官员。
黄昏时角梅花带有愁怨,
清澈江水中桂树的倒影萧瑟。
谷禾离散缘起自深蕉底的事情,
让我激起长叹。
诗意:
这首诗以黄州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经历战乱的地方的景象。城中的军械已经平息,但残留的战争气息仍在城中弥漫。在附近的农村林中,一只老虎成为了威胁。而带郭的县城却没有官员,演绎了无法管理的困境。
暮角梅花的怨愁与清江桂树的阴影进一步增加了诗的寂寥和忧伤的氛围。黍离所代表的谷禾离散,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生活的困苦。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悲悯和无奈的情怀,作者用长叹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现状的痛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战乱的深度思考和对民生的关注。诗中的景象细腻而充满画面感,通过描绘黄州的现状,传递出作者对战争和社会不稳定的忧虑和思考。
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并不明亮欢快,反而弥漫着阴暗和无奈的情绪。暮角梅花的怨愁和清江桂树的寒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对这个地方的痛心和无奈。
诗的结构简洁明了,诗句中大量运用了对仗和对偶的手法,使得诗的意境更加鲜明。作者通过对地方的描写和寓意的表达,巧妙地传达出对战乱和社会不稳定的思考和忧虑,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和悲悯之情。整首诗在暗示风云变幻的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和平安定的向往和期待。
guò huáng zhōu zuò
过黄州作
mǐ jié qí ān jùn, gū chéng bǎi zhàn cán.
弭节齐安郡,孤城百战残。
bàng cūn lín yǒu hǔ, dài guō xiàn wú guān.
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
mù jiǎo méi huā yuàn, qīng jiāng guì yǐng hán.
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
shǔ lí yuán dǐ shì, liāo wǒ qǐ cháng tàn.
黍离缘底事,撩我起长叹。
拼音:bàng cūn lín yǒu hǔ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