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西溪桥畔琢”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西溪桥畔琢”出自宋代阳枋的《挽伏德华主簿》,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xī qiáo pàn zuó,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西溪桥畔琢”全诗

《挽伏德华主簿》

西溪桥畔琢

豁达千人杰,巍峨七尺躯。
天边期阔武,意外失华途。
堕泪一人足,伤主二女孤。
西溪桥畔琢,多少为嗟呼。


赏析


《挽伏德华主簿》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豁达的千人杰,拥有巍峨的七尺躯。
期望天边广阔的武功,却意外失去了辉煌的道路。
一人的泪水已经足够,却伤害了两个女儿的孤独。
在西溪桥畔被琢磨着,有多少人为此而叹息呼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伏德华主簿的缅怀和悼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伏德华主簿的豪情壮志、巍峨身材以及对武功的追求,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和追求卓越的精神。然而,伏德华主簿的道路却在意料之外被打断,他的努力和抱负未能实现,使他陷入了孤独和伤痛之中。诗人通过描写他的泪水和孤独,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感慨。最后,诗人提到西溪桥畔,暗示着他在这个地方为伏德华主簿而悲叹,也象征着众多志士对他的哀思和缅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阳枋对伏德华主簿的敬慕和悲痛之情。通过对伏德华主簿的形象描绘,诗人刻画了他的伟大和悲剧,使读者对他的遭遇产生共鸣和同情。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对豁达与失华、一人与二女、嗟呼与桥畔的描绘,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整首诗词凝结了作者对伏德华主簿的深情追思,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坎坷和命运无常的思考,引发人们对生命和价值的思考。

“西溪桥畔琢”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ǎn fú dé huá zhǔ bù
挽伏德华主簿

huò dá qiān rén jié, wēi é qī chǐ qū.
豁达千人杰,巍峨七尺躯。
tiān biān qī kuò wǔ, yì wài shī huá tú.
天边期阔武,意外失华途。
duò lèi yī rén zú, shāng zhǔ èr nǚ gū.
堕泪一人足,伤主二女孤。
xī xī qiáo pàn zuó, duō shǎo wèi jiē hū.
西溪桥畔琢,多少为嗟呼。

“西溪桥畔琢”平仄韵脚


拼音:xī xī qiáo pàn zu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三觉

作者简介


阳枋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作者介绍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