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与夫子”出自唐代卢照邻的《酬张少府柬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yú yǔ fū zǐ,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昔余与夫子”全诗:昔余与夫子,相遇汉川阴。
珠浦龙犹卧,檀溪马正沉。
价重瑶山曲,词惊丹凤林。
十年睽赏慰,万里隔招寻。
毫翰风期阻,荆衡云路深。
鹏飞俱望昔,蠖屈共悲今。
谁谓青衣道,还叹白头吟。
地接神仙涧,江连云雨岑。
飞泉如散玉,落日似悬金。
重以瑶华赠,空怀舞咏心。
《酬张少府柬之》是唐代卢照邻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张少府的交往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和相隔万里的思念之情。
中文译文:
曾与张少府相见于汉川阴,
珠浦龙仍卧睡,檀溪马静静沉。
名曲重似瑶山,词句震惊丹凤森。
分别已十年,追寻隔万里。
才华被纷纷隔断,前途之路布满荆棘。
梦想犹可期待,而现实令人心酸。
谁能预测未来,我唯有向往从前。
像地接仙人居所,江水连绵成云雾。
飞泉宛如散落的玉石,夕阳好似悬挂的黄金。
重德以瑶华为贺礼,却还是怀着舞蹈与歌咏的心愿。
诗意和赏析:
《酬张少府柬之》是卢照邻对张少府友情的回应。诗中描绘了两人在汉川阴相遇的情景,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
诗中的“珠浦龙仍卧睡,檀溪马静静沉”形象地描述了时光的流转和他们相隔的情况。每行都有很强的意象感和声调感,以及韵律节奏的掌控,凸显了卢照邻的才华和诗歌的美感。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他抒发了对过去情谊的怀念,并用神仙居所和自然景观来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激,并表达了自己才华横溢但追求被阻碍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通过富有意象和比喻的语言,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和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它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hóu zhāng shào fǔ jiǎn zhī
酬张少府柬之
xī yú yǔ fū zǐ, xiāng yù hàn chuān yīn.
昔余与夫子,相遇汉川阴。
zhū pǔ lóng yóu wò, tán xī mǎ zhèng chén.
珠浦龙犹卧,檀溪马正沉。
jià zhòng yáo shān qǔ, cí jīng dān fèng lín.
价重瑶山曲,词惊丹凤林。
shí nián kuí shǎng wèi, wàn lǐ gé zhāo xún.
十年睽赏慰,万里隔招寻。
háo hàn fēng qī zǔ, jīng héng yún lù shēn.
毫翰风期阻,荆衡云路深。
péng fēi jù wàng xī, huò qū gòng bēi jīn.
鹏飞俱望昔,蠖屈共悲今。
shuí wèi qīng yī dào, hái tàn bái tóu yín.
谁谓青衣道,还叹白头吟。
dì jiē shén xiān jiàn, jiāng lián yún yǔ cén.
地接神仙涧,江连云雨岑。
fēi quán rú sàn yù, luò rì shì xuán jīn.
飞泉如散玉,落日似悬金。
zhòng yǐ yáo huá zèng, kōng huái wǔ yǒng xīn.
重以瑶华赠,空怀舞咏心。
拼音:xī yú yǔ fū zǐ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