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浮花共蒂开”出自宋代程垓的《减字木兰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bǐ fú huā gòng dì kā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比浮花共蒂开”全诗:双双相并。
一点红边偏照映。
玉翦云裁。
不比浮花共蒂开。
几回心曲。
选胜摘来情自足。
插向云鬟。
要与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程垓。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双双相并。
一点红边偏照映。
玉翦云裁。
不比浮花共蒂开。
几回心曲。
选胜摘来情自足。
插向云鬟。
要与仙郎比并看。
诗意:
这首诗词以木兰花为题材,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与人的亲密关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对爱情和美的追求,并呈现了诗人对情感的真挚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木兰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将木兰花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美、爱情和情感的追求。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双双相并":描述了两朵花朵相互依偎的情景,暗示了爱情中的亲密和和谐。
2. "一点红边偏照映":描绘了花朵上的红色,红色象征着热情和爱情,暗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
3. "玉翦云裁":用玉翦(宝玉般的剪刀)来比喻修剪花朵,表达了对花朵的精心修饰和雕琢,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4. "不比浮花共蒂开":与普通花朵共同开放不同,木兰花开放时是独自绽放的,强调了它的独特和与众不同。
5. "几回心曲":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情感波动和曲折,暗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患得患失。
6. "选胜摘来情自足":诗人从花朵中选择最美的一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强调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完美的追逐。
7. "插向云鬟":将花朵插在云彩般的发髻中,形象地表达了花朵的美丽和娇艳。
8. "要与仙郎比并看":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够与仙人般的爱情媲美。
整首诗词通过对木兰花的描写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美和爱情的追求,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真挚的情感。诗词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减字木兰花
shuāng shuāng xiāng bìng.
双双相并。
yì diǎn hóng biān piān zhào yìng.
一点红边偏照映。
yù jiǎn yún cái.
玉翦云裁。
bù bǐ fú huā gòng dì kāi.
不比浮花共蒂开。
jǐ huí xīn qǔ.
几回心曲。
xuǎn shèng zhāi lái qíng zì zú.
选胜摘来情自足。
chā xiàng yún huán.
插向云鬟。
yào yǔ xiān láng bǐ bìng kàn.
要与仙郎比并看。
拼音:bù bǐ fú huā gòng dì kāi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南宋词人。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
孝宗淳熙间曾游临安。光宗时尚未仕宦。有《书舟词》。存词150余首。杨慎《词品》称程垓为"东坡之中表也"。但程垓成年时,东坡卒已久,其误甚明。毛晋《书舟词跋》及《四库全书总目》亦沿杨慎之误。近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考辨甚详。
程垓词今存157首。其词作反映生活面较窄,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如〔满庭芳〕"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不过他的长调很工丽潇洒,如〔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在临安所写的〔凤栖梧〕"蜀客望乡归不去","忧国丹心曾独许",表现了作者的忧国之情与乡思,语浅情深。其词风深受柳永词的影响,所以冯煦《蒿庵论词》称其词"凄婉绵丽,与草窗(周密)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程垓的词在风格情调上,都与柳永词有近似的地方,所以有人将他的词看作是柳词的余绪(薛砺若《宋词通论》)。但柳词虽有“森秀幽畅”的长处,也有“俚艳近俗”的短处。程垓词却能扬其长而避其短,潇洒脱俗,挚婉蕴藉,深为后人所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