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带火移星陆”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带火移星陆”出自唐代李峤的《龙》,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ài huǒ yí xīng l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带火移星陆”全诗

《龙》

带火移星陆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赏析


《龙》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李峤。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凤迎宾,展翅翱翔。西秦地,东洛都。神秘圣地,寓意深远;优秀人物,德行出众。带火带星,化身龙君;升云鼎湖,抚慰鳌邦。渴望遇见圣贤楷模,华阳朝廷便早晨忙忙。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以及对壮丽景观和卓越人物的赞美之情。

诗中提到的"龙"和"凤"象征着帝王之气和吉祥的象征。"衔烛耀幽都"表明龙凤的盛世即将到来,展示了一种繁荣兴旺的景象。

"西秦"和"东洛"是两个重要的地名,分别代表了历史上两个具有影响力的政权。"饮渭水"和"荐河图"传达出作者对这些地方的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地方的期待,希望它们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诗中描述了龙凤的神奇能力和庄严形象。"带火移星陆"以及"升云出鼎湖"表明龙可以化身为星辰和云彩,具有超凡的力量和不可思议的能力。这种形象突显了龙的威严和神秘性。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渴望能够遇见圣人、楷模的愿望。"希逢圣人步"和"庭阙正晨趋"表明作者期待着在华阳朝廷中看到道德高尚、有贤德的人物,希望这些人物能够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和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龙凤、西秦和东洛等形象的描绘,展示了壮丽和庄严的景象,传递出对美好理想和伟大历史的憧憬。作者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使整首诗词富有激越感和力量感。通过对龙的理想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凤凰般优秀人物的赞美和追求,以及对社会伦理秩序的渴望。整首诗词展示了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对伟大时代的热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带火移星陆”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óng

xián zhú yào yōu dōu, hán zhāng nǐ fèng chú.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xī qín yǐn wèi shuǐ, dōng luò jiàn hé tú.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dài huǒ yí xīng lù, shēng yún chū dǐng hú.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xī féng shèng rén bù, tíng quē zhèng chén qū.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带火移星陆”平仄韵脚


拼音:dài huǒ yí xīng lù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作者简介


李峤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作者介绍


李峤的介绍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713)。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天才”。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