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锦峰头搷下菰”出自宋代王淮的《游东林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ù jǐn fēng tóu tián xià g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具锦峰头搷下菰”全诗:具锦峰头搷下菰,睢雄树底数荣枯。
落花烟冷烧丹灶,芳草云深卖酒垆。
高塔守灯留独鹤,败祠衔鼓失群乌。
秋风一片榴皮迹,零落祇园壁上图。
《游东林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淮。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具锦峰头搷下菰,
睢雄树底数荣枯。
落花烟冷烧丹灶,
芳草云深卖酒垆。
高塔守灯留独鹤,
败祠衔鼓失群乌。
秋风一片榴皮迹,
零落祇园壁上图。
中文译文:
在锦峰的山顶采摘莼菰,
睢雄树下观察兴衰。
落花烟冷熏烧丹灶,
芳草丛中深处卖酒垆。
高塔上守灯笼留下孤独的鹤,
败落的祠堂上衔鼓的乌鸦失散。
秋风中一片石榴皮的痕迹,
落在祇园壁上的图画中。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东林山为主题,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寺庙遗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事物变迁的感慨和思考。诗中出现的景物和意象,具有浓郁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赏析:
《游东林山》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兴衰、时光流转的思考。首句以具锦峰头搷下菰的形象,展现了作者采摘山顶莼菰的情景,融入了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接着,睢雄树底数荣枯的描写展示了万物兴衰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和事物变迁的感慨。
下文中的落花、烟冷、烧丹灶、芳草等形象,表现了景物的凄凉和寂寥,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消亡。高塔守灯留独鹤和败祠衔鼓失群乌的描写,通过对废墟中孤独鹤和散乱乌鸦的描绘,传达了岁月更迭中的孤寂和凄凉之感。
最后两句以秋风一片榴皮迹和零落祇园壁上图的描写,展现了景物的残破和凋敝,象征了人事如梦的虚幻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诗以景物描写表现了时光变迁和事物兴衰的主题,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yóu dōng lín shān
游东林山
jù jǐn fēng tóu tián xià gū, suī xióng shù dǐ shù róng kū.
具锦峰头搷下菰,睢雄树底数荣枯。
luò huā yān lěng shāo dān zào, fāng cǎo yún shēn mài jiǔ lú.
落花烟冷烧丹灶,芳草云深卖酒垆。
gāo tǎ shǒu dēng liú dú hè, bài cí xián gǔ shī qún wū.
高塔守灯留独鹤,败祠衔鼓失群乌。
qiū fēng yī piàn liú pí jī, líng luò qí yuán bì shàng tú.
秋风一片榴皮迹,零落祇园壁上图。
拼音:jù jǐn fēng tóu tián xià gū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王准(1126年—1189年),字季海,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官至左丞相,封鲁国公。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
王准于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首论劾汤思退罪数十条。曾出知江州、建宁府,以及福建转运副使、两浙西路提刑。
淳熙元年(1174年),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淳熙二年(1175年),任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
淳熙四年(1177年),任参知政事兼枢密院事。
淳熙八年(1181年),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
淳熙九年(1182年),为左丞相。
淳熙十五年(1188年),授观文殿学士,封鲁国公,判知衢州,力辞,改提举洞霄宫。
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
一生为官40年,职居相位,孝宗称其“不党无私,刚直不阿”。竭力荐举贤才,李焘、朱熹、吕祖谦、辛弃疾、陆游等都曾受其荐举,一时人才济济。在枢密院,力主抗金,建议“择将、备器、简兵、足食”;批评只知“以和为和”,不知“以和为战”。注重赈济遭水旱灾害的饥民,奏请宽刑减赋。言行稳健,善于调和矛盾。朱熹与唐仲友不和,互相攻讦,孝宗问淮,以“秀才争闲气”答之,居间调停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