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拜瞻吕侯”出自宋代王炎的《吕待制所居八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ài bài zhān lǚ hóu,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再拜瞻吕侯”全诗:举世竞宠利,嗜进无肯休。
山林槁项辈,又乏经济谋。
朅来半隐寮,再拜瞻吕侯。
袖手辞富贵,结庐清且幽。
我从为儿时,久矣闻风流。
父老数时贤,若人真少俦。
已覆金瓯名,姑作绿野游。
四海望霖雨,争欲挽之留。
向来钓璜老,一出扶宗周。
廊庙方侧席,公肯幡然不。
吕待制所居八咏·半隐
举世竞宠利,嗜进无肯休。
山林槁项辈,又乏经济谋。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物的境遇和心态。作者通过对这位吕待制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清净自然生活的向往。
在世间,人们争相追逐权势和利益,对名利欲望一发不可收拾。他们沉迷于进取和追求,没有止境。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让人感到悲哀。
山林之中,已经老去的一代人,再次面临着经济上的困境,缺乏谋划和应对之道。他们在社会进程中渐渐被边缘化,被淡忘。
朅来半隐寮,再拜瞻吕侯。
袖手辞富贵,结庐清且幽。
这位吕待制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远离尘嚣,过上了隐士的生活。他虔诚地向吕侯致敬,表示对吕侯的敬佩和崇拜。
他放下了富贵,不再追逐权利和财富。他选择了低调、清静和幽深的生活,修建了一座宁静的庐舍。
我从为儿时,久矣闻风流。
父老数时贤,若人真少俦。
作者回忆起自己从小就听闻过吕待制的风采和才华。他认为在这个时代,像吕待制这样的有才德的人已经不多见了。他们像是孤独的存在,很少有人能够与他们相提并论。
已覆金瓯名,姑作绿野游。
四海望霖雨,争欲挽之留。
吕待制的名声已经被岁月所掩埋,不再显赫。但作者仍然将他比作绿野中的游鱼,意味着他的清高和洒脱。
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渴望着他的归来,希望他能为他们带来雨露,挽救困境。大家都希望他能留下来。
向来钓璜老,一出扶宗周。
廊庙方侧席,公肯幡然不。
吕待制一直是一个擅长钓鱼的老人,他一出来就能辅佐朝廷,帮助国家渡过困难。
但即使如此,官府的廊庙侧席,也没有人能够打动他,使他重新投身于政治之中。他不为权势所动,宁愿保持自己的清高和独立。
这首诗词通过对吕待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他赞美了吕待制的清高和独立,以及他对功名富贵的超脱态度。整首诗词透露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lǚ dài zhì suǒ jū bā yǒng
吕待制所居八咏
jǔ shì jìng chǒng lì, shì jìn wú kěn xiū.
举世竞宠利,嗜进无肯休。
shān lín gǎo xiàng bèi, yòu fá jīng jì móu.
山林槁项辈,又乏经济谋。
qiè lái bàn yǐn liáo, zài bài zhān lǚ hóu.
朅来半隐寮,再拜瞻吕侯。
xiù shǒu cí fù guì, jié lú qīng qiě yōu.
袖手辞富贵,结庐清且幽。
wǒ cóng wèi ér shí, jiǔ yǐ wén fēng liú.
我从为儿时,久矣闻风流。
fù lǎo shù shí xián, ruò rén zhēn shǎo chóu.
父老数时贤,若人真少俦。
yǐ fù jīn ōu míng, gū zuò lǜ yě yóu.
已覆金瓯名,姑作绿野游。
sì hǎi wàng lín yǔ, zhēng yù wǎn zhī liú.
四海望霖雨,争欲挽之留。
xiàng lái diào huáng lǎo, yī chū fú zōng zhōu.
向来钓璜老,一出扶宗周。
láng miào fāng cè xí, gōng kěn fān rán bù.
廊庙方侧席,公肯幡然不。
拼音:zài bài zhān lǚ hóu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