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君能坐隐”出自宋代王炎的《久雨无聊成雨诗呈秀叔并简继韩》,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ǎng jūn néng zuò yǐ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两君能坐隐”全诗:花落雨不止,莺啼春又徂。
曲肱眠短榻,拥膝坐团蒲。
梅子今堪摘,松醪不待酤。
两君能坐隐,泥泞肯来无。
《久雨无聊成雨诗呈秀叔并简继韩》是宋代王炎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雨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久雨连绵的日子里,心境的无聊和寂寞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久雨无聊成雨诗呈秀叔并简继韩,
长时间的雨水让我感到无聊,因此写下了这首雨中的诗,送给我亲爱的朋友秀叔和简继韩。
花落雨不止,莺啼春又徂。
花儿随着雨水的不断下落,黯然凋谢,而黄莺的歌声也随着春天的逝去而渐渐消失。
曲肱眠短榻,拥膝坐团蒲。
我曲起胳膊躺在短短的床上,双膝抱着坐着,心境如同团蒲般凝聚。
梅子今堪摘,松醪不待酤。
此时正是采摘梅子的时候,梅子已经成熟,可以摘取了;而松树上的松醪却并不需要经过酿造就能享用。
两君能坐隐,泥泞肯来无。
我们两位朋友能够相聚在这个隐居的地方,即使是泥泞的道路也不会阻碍我们的到来。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久雨无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寂寞和无奈。花落雨不止、莺啼春又徂,形象地描绘了雨季的萧瑟和春天的逝去,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无常。诗人将自己的心境寄托在曲肱眠短榻、拥膝坐团蒲的描写中,表达了一种无聊、寂寞的状态。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宁静和隐居的氛围,梅子今堪摘、松醪不待酤等描述,彰显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和自得。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两君能坐隐、泥泞肯来无,表达了友情之坚固和相互扶持的情谊。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雨天的寂寥和诗人的心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境遇,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意蕴含丰富,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jiǔ yǔ wú liáo chéng yǔ shī chéng xiù shū bìng jiǎn jì hán
久雨无聊成雨诗呈秀叔并简继韩
huā luò yǔ bù zhǐ, yīng tí chūn yòu cú.
花落雨不止,莺啼春又徂。
qū gōng mián duǎn tà, yōng xī zuò tuán pú.
曲肱眠短榻,拥膝坐团蒲。
méi zǐ jīn kān zhāi, sōng láo bù dài gū.
梅子今堪摘,松醪不待酤。
liǎng jūn néng zuò yǐn, ní nìng kěn lái wú.
两君能坐隐,泥泞肯来无。
拼音:liǎng jūn néng zuò yǐn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二吻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