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雁初辞旧关塞”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闻虞沔州有替,将归上都,登汉东城寄赠》,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ǎo yàn chū cí jiù guān sà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早雁初辞旧关塞”全诗:淮南摇落客心悲,溳水悠悠怨别离。
早雁初辞旧关塞,秋风先入古城池。
腰章建隼皇恩赐,露冕临人白发垂。
惆怅恨君先我去,汉阳耆老忆旌麾。
《闻虞沔州有替,将归上都,登汉东城寄赠》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刘长卿在离开虞州返回长安途中对别离的痛苦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景。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淮南的落叶使客人心感到悲伤,
悠悠的溳水诉说着别离的怨恨。
早早的候鸟别过了边关,
秋风先一步进入了古城。
腰间佩带着君主的赐物,
头上的冠冕显出岁月的痕迹。
我为被君主抢先离去而忧伤,
汉阳的老人怀念着战旗和麾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离别之情来表达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在东行归途中,看到淮南的落叶,感叹客心悲伤。溳水悠悠,诉说着别离的怨别之情,表达了离别带给诗人的心痛之感。早早的候鸟别过了边关,秋风先一步进入了古城,这里表现出诗人抱怀着归程的急迫和对长安的思念之情。
诗中还提到了诗人身上的腰章和头上的冠冕,这是表明他是受到君主的嘉奖和尊敬的。然而,诗人内心却有烦恼与忧伤,他为被君主抢先离去这一事实感到愤慨和伤感。汉阳的老人回忆起了过去的战旗和麾幢,这是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战场的回想之情。
整首诗通过寄托诗人对过去的思念和对别离的痛苦,表现了诗人的忧伤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士人多舍弃家园和亲人,长求名利而导致一片荒芜的社会现象,诗人在这荒芜逐渐成长起来。这首诗既写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又具备了时代背景,是典型的唐代隋唐风格。
wén yú miǎn zhōu yǒu tì, jiāng guī shàng dōu, dēng hàn dōng chéng jì zèng
闻虞沔州有替,将归上都,登汉东城寄赠
huái nán yáo luò kè xīn bēi, yún shuǐ yōu yōu yuàn bié lí.
淮南摇落客心悲,溳水悠悠怨别离。
zǎo yàn chū cí jiù guān sài,
早雁初辞旧关塞,
qiū fēng xiān rù gǔ chéng chí.
秋风先入古城池。
yāo zhāng jiàn sǔn huáng ēn cì, lù miǎn lín rén bái fà chuí.
腰章建隼皇恩赐,露冕临人白发垂。
chóu chàng hèn jūn xiān wǒ qù, hàn yáng qí lǎo yì jīng huī.
惆怅恨君先我去,汉阳耆老忆旌麾。
拼音:zǎo yàn chū cí jiù guān sài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一队 (仄韵) 入声十三职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