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蘧庐”出自宋代赵蕃的《昭礼书来告其行日再寄以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dì yī qú lú,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天地一蘧庐”全诗:已执临岐手,仍通叙别书。
绝知于我厚,何敢向君疎。
江上留残岁,吴中拟定居。
莫为南北恨,天地一蘧庐。
《昭礼书来告其行日再寄以诗》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执临岐手,
仍通叙别书。
绝知于我厚,
何敢向君疎。
江上留残岁,
吴中拟定居。
莫为南北恨,
天地一蘧庐。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赵蕃给昭礼写的一封信,告知自己即将离开,同时寄去这首诗。作者表达了对昭礼的感激之情,表示自己深知昭礼对自己的厚意,所以不敢对昭礼过于冷淡。诗词中还提到作者留下江上的岁月,计划在吴中定居。最后,作者劝告昭礼不要因为南北分离而产生遗憾,因为天地间我们都是一样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昭礼的感激之情和自己即将离开的告别。作者通过对昭礼的赞美,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情谊。诗词中的江上留残岁,吴中拟定居,表明了作者即将离开的决心和未来的打算。最后两句"莫为南北恨,天地一蘧庐"表达了作者对昭礼的安慰和劝慰,告诉昭礼不要因为地理上的分离而感到遗憾,因为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他们之间的情谊都是深厚的,就像天地间的一片绿草茅屋一样不变。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温暖和思索。
zhāo lǐ shū lái gào qí xíng rì zài jì yǐ shī
昭礼书来告其行日再寄以诗
yǐ zhí lín qí shǒu, réng tōng xù bié shū.
已执临岐手,仍通叙别书。
jué zhī yú wǒ hòu, hé gǎn xiàng jūn shū.
绝知于我厚,何敢向君疎。
jiāng shàng liú cán suì, wú zhōng nǐ dìng jū.
江上留残岁,吴中拟定居。
mò wèi nán běi hèn, tiān dì yī qú lú.
莫为南北恨,天地一蘧庐。
拼音:tiān dì yī qú lú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