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地忽惊风”出自宋代赵蕃的《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òng dì hū jīng fē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动地忽惊风”全诗:蔽天才集雨,动地忽惊风。
苎絮潜加力,杯觞稍费功。
山川相映发,竹树失青葱。
幼质知难久,茅檐溜已通。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冬日雪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触动以及对岁月流转和人生易逝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蔽天才集雨,动地忽惊风。
密密的雪花像遮住了天空,像聚集的雨点;大地上的风也突然起来,使人吃惊。
苎絮潜加力,杯觞稍费功。
柔软的柳絮悄悄加入其中,像增添了力量;举杯庆祝稍稍费了些力气。
山川相映发,竹树失青葱。
山川在雪中显得愈发妖娆美丽,而竹子和树木却失去了原本的青翠。
幼质知难久,茅檐溜已通。
纯真的心灵懂得困难的持久,茅房的檐口已经通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雪景,展示了冬日的寒冷、雪花的纷飞、大地的凝固和自然万物的变化。蔽天才集雨、动地忽惊风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变幻,同时也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苎絮潜加力、杯觞稍费功的描写则通过细微之处表达了人们在困难面前的坚韧和努力。细小而微妙的描述,使得诗词更富有生活情趣,将自然景观和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
山川相映发、竹树失青葱的对比描写,使得雪景更加鲜明生动。山川在雪中的美丽和竹子树木失去原有的青翠,展示了自然在季节更替中的变幻和万物的生命力。
幼质知难久、茅檐溜已通的描写则表达了对青年时代纯真心灵的赞美,以及对岁月流逝、人生易逝的深刻思考。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引发了对人生和时光的反思,唤起读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成长的思考。
总体来说,《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通过对冬日雪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人生和时光的思考,展现了赵蕃细腻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独特领悟。这首诗词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真谛。
shí èr yuè èr shí jiǔ rì xuě sān shǒu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
bì tiān cái jí yǔ, dòng dì hū jīng fēng.
蔽天才集雨,动地忽惊风。
zhù xù qián jiā lì, bēi shāng shāo fèi gōng.
苎絮潜加力,杯觞稍费功。
shān chuān xiāng yìng fā, zhú shù shī qīng cōng.
山川相映发,竹树失青葱。
yòu zhì zhī nán jiǔ, máo yán liū yǐ tōng.
幼质知难久,茅檐溜已通。
拼音:dòng dì hū jīng fē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