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有柱壮坤舆”出自宋代阳枋的《庚子叨贽合州甘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óng jīn yǒu zhù zhuàng kūn yú,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今有柱壮坤舆”全诗:吴门扞蔽重夔渝,两地藩篱属钓鱼。
自昔无城当蜀屏,从今有柱壮坤舆。
军心铁石深山里,敌胆灰尘筑鉴余。
看偃天戈夜忙月,郎声读破磨崖书。
《庚子叨贽合州甘守》是宋代阳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吴门扞蔽重夔渝,
两地藩篱属钓鱼。
自昔无城当蜀屏,
从今有柱壮坤舆。
军心铁石深山里,
敌胆灰尘筑鉴余。
看偃天戈夜忙月,
郎声读破磨崖书。
中文译文:
吴门阻隔重庆、渝水,
两地的边境像是捕鱼网。
自古以来就没有城池护卫作为蜀地的屏障,
从今以后,有了雄壮的柱石支撑着这片土地。
军民的心如同铁石般坚定,深藏在山间,
敌人的胆量已被吓得灰飞烟灭。
看着战争中的戈戟倒下,月光下的夜晚忙碌,
士兵们的咆哮声读破了山崖上的文字。
诗意和赏析:
《庚子叨贽合州甘守》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时期合州地区的边境防卫和军民的团结抗敌的情景。诗中通过吴门和重庆、渝水之间的隔阂,描述了两地的藩篱如同捕鱼网般的防线。诗人提到自古以来,蜀地一直缺乏城池作为屏障,但现在有了坚固的柱石支撑着这片土地,表达了对当地军民坚守家园的赞赏和敬意。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深藏在山间的军民,他们的心如同铁石般坚定,抵御着敌人的进攻。敌人在面对坚决抵抗时,胆量已经被吓得灰飞烟灭。诗人通过描述战争中戈戟倒下、月光下的夜晚忙碌的场景,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军民的英勇。士兵们的咆哮声读破了山崖上的文字,象征着他们坚定的意志和对敌人的斗志。
整首诗通过描绘合州地区的边境防卫和军民的团结抗敌,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军民的英勇精神和坚定意志,以及他们对家园的深厚情感。这首诗词充满了战争气息和对军民的赞颂,同时也凸显了阳枋对国家安宁和边境稳定的关切。
gēng zǐ dāo zhì hé zhōu gān shǒu
庚子叨贽合州甘守
wú mén gǎn bì zhòng kuí yú, liǎng dì fān lí shǔ diào yú.
吴门扞蔽重夔渝,两地藩篱属钓鱼。
zì xī wú chéng dāng shǔ píng, cóng jīn yǒu zhù zhuàng kūn yú.
自昔无城当蜀屏,从今有柱壮坤舆。
jūn xīn tiě shí shēn shān lǐ, dí dǎn huī chén zhù jiàn yú.
军心铁石深山里,敌胆灰尘筑鉴余。
kàn yǎn tiān gē yè máng yuè, láng shēng dú pò mó yá shū.
看偃天戈夜忙月,郎声读破磨崖书。
拼音:cóng jīn yǒu zhù zhuàng kūn yú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