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洗月华圆”出自宋代张舜民的《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ù xǐ yuè huá yuá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露洗月华圆”全诗:急雨收残暑,西风吹暮蝉。
烟浮水空阔,露洗月华圆。
《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舜民。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急雨收残暑,
西风吹暮蝉。
烟浮水空阔,
露洗月华圆。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急雨、西风、烟雾和露水,表达了秋天的氛围和特点。残暑被急雨收拢,清凉的西风吹拂着暮色中的蝉鸣。烟雾弥漫在空旷的水面上,露水洗净了明亮的月光,使得月华更加圆润明亮。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展示了秋天的景色和感受。急雨收残暑一句,表达了季节的转换和炎热的消退,为秋天的到来铺垫了基调。西风吹暮蝉,通过描写风声和蝉鸣,增添了秋天的声音和氛围。烟浮水空阔,露洗月华圆,通过描绘烟雾、露水和明亮的月光,营造出秋天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整首诗以简约的笔墨,展示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独特韵味,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独特氛围,展示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领悟。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清凉、幽静和宁静,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天的神韵,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qiū
秋
jí yǔ shōu cán shǔ, xī fēng chuī mù chán.
急雨收残暑,西风吹暮蝉。
yān fú shuǐ kōng kuò, lù xǐ yuè huá yuán.
烟浮水空阔,露洗月华圆。
拼音:lù xǐ yuè huá yuán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随高遵裕西征灵夏,无功而还,他作诗嘲讽有"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及"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西征途中二绝》)等句,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贬为监郴州酒税。其后位渐通显,而议论雄迈,气不少衰。晁公武称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于诗"。晚年作乐府百余篇。自序中说:"年□耳顺,方敢言诗,百世之后,必有知音者。"其代表作《打麦》吸取民间乐府手法,描述四月麦熟田家辛勤收割的劳动场面,并揭露官赋剥削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具有较深的现实意义。
张舜民的词作与苏轼风格相近,所以有的作品被人误为苏词。宋人周紫芝《书张舜民集后》说:"世所歌东坡南迁词,'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二语,乃舜民过岳阳楼作"。张舜民生平爱画,且题评精确。虽南迁羁旅中,所经各地也必搜访题识,东南各处士大夫家所藏名作,全被载录。亦能自作山水。其文集今存《画墁集》8卷,补遗1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及《丛书集成》本。词存四首。以《卖花声》为最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