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怀历劫同”出自唐代齐己的《游三觉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 huái lì jié tó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禅怀历劫同”全诗:白石路重重,萦纡势忽穷。
孤峰擎像阁,万木蔽星空。
世论随时变,禅怀历劫同。
良宵正冥目,海日上窗红。
白石路重重,
犹如迷宫般曲曲折折。
孤峰耸立,
宛如宝塔般壮丽。
山林茂密,
遮住了星空万物的美丽。
尘世的议论随时变幻,
但禅心历经劫难仍然坚定。
在这宁静的夜晚,
我正专注地凝视着东方的海上升起骄阳。
诗意:
这首诗以形容三觉山的景色为主线,层层堆积的白石路和郁郁葱葱的山林营造出神秘而壮丽的氛围;孤峰如宝塔般高耸,给人一种无尽的力量感;大量的树木遮挡了星空,使人感到世间的纷纷扰扰;而诗人则表达出禅修心境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禅修与内心的宁静。白石路的曲折和萦纡到穷山,营造了一种迷宫般的神秘感;孤峰擎像阁,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万木蔽星空则象征着纷繁世俗的干扰;世论的变化与禅怀的坚定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专注地凝视海上红光,不仅表现出禅修的冥慧,也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仰与赞美之情。整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描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深处宁静的追求。
yóu sān jué shān
游三觉山
bái shí lù chóng chóng, yíng yū shì hū qióng.
白石路重重,萦纡势忽穷。
gū fēng qíng xiàng gé, wàn mù bì xīng kōng.
孤峰擎像阁,万木蔽星空。
shì lùn suí shí biàn, chán huái lì jié tóng.
世论随时变,禅怀历劫同。
liáng xiāo zhèng míng mù, hǎi rì shàng chuāng hóng.
良宵正冥目,海日上窗红。
拼音:chán huái lì jié tóng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仄韵) 上声十六铣 (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仄韵) 去声二十四敬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